今天下午,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度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总结推进会暨临床专科学院(系)院长(主任)聘任仪式举行。 昨天, 首都医科大学进行第三届临床学院(系)改选,王辰院士全票通过,连选连任呼吸病学系主任,曹彬、施焕中、黄克武、聂秀红、张杰、王炜教授当选为副系主任。
2018年2月2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2017年度临床医学学科建设总结推进会暨临床专科学院(系)院长(主任)聘任仪式举行
2018年2月1日中午12点,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第三届系务委员会改选工作举行
呼吸学系改选完成后将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开展工作:医疗方面,将依托北京呼吸专科医联体,积极开展呼吸疑难病例会诊、远程会诊、双向转诊等医疗工作。加强呼吸疾病的一二三级预防,推动控烟工作和呼吸康复体系建设。科研方面,将整合首都医科大学各临床医学院、教学医院的呼吸学科及相关学科资源,建立呼吸常见病研究队列,联合开展呼吸常见病注册登记研究,建立北京地区呼吸疾病临床数据库和生物样本库,并开放共享。充分利用首都医科大学免疫系,生理系,公卫学院等基础和流行病学研究优势,开展临床-基础的转化医学研究。教学方面,按照PCCM建设标准,推动学系内各医院呼吸学科建设;建立北京地区呼吸专科医师专培、专修、单修体系。
2003年11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正式挂牌成立。王辰教授当选为第一届呼吸学系主任。学系整合首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呼吸科(友谊医院、宣武医院、同仁医院、安贞医院、天坛医院等)及学校基础医学院呼吸生理及微生物免疫学科资源,成为呼吸病学临床、研究与高级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基地。
2003年11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成立
王辰教授任学系主任
2007年,首都医科大学呼吸学科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2010年7月获批北京市呼吸和肺循环重点实验室;2010年10月获批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7年11月20日,中日医院正式成为首都医科大学中日友好临床医学院。
附: 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介绍
2003年11月12日,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正式挂牌成立。学系依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整合首都医科大学各附属医院呼吸科(友谊医院、宣武医院、同仁医院、安贞医院、天坛医院等)及学校基础医学院呼吸生理及微生物免疫学科资源,成为呼吸病学临床、研究与高级人才培养的国家级基地。
2007年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重点学科(内科学呼吸系病);2010年7月获批北京市呼吸和肺循环重点实验室;2010年10月获批北京市呼吸与危重症诊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1979年呼吸病学科获得硕士生学位授权;1985年获得博士生学位授权;1991年获批为博士后流动站。学系目前有博士研究生导师9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0人。五年来,在研究生培养方面学系授予博士学位23人、硕士学位75人、博士后出站3人。
在团队建设方面,呼吸病学系拥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北京市级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北京市卫生局215工程领军人才 1人、学科带头人4人、学科骨干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8人,北京市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教委创新团队1个。呼吸病学系已形成了以系主任王辰教授为学科带头人、包括北京市海聚工程引进人才蒋典华教授在内的以中青年学术骨干为主的有较高科学素养的学术队伍。
呼吸病学系设立了呼吸病学领域的15个专业组,包括:肺栓塞与肺血管病、呼吸衰竭与呼吸危重症、感染及临床微生物、烟草或健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呼吸生理、呼吸系肿瘤、睡眠呼吸障碍与呼吸控制异常、支气管哮喘与呼吸变应性疾病、肺间质病与纵隔及胸膜疾病、胸外科与肺移植、呼吸治疗与康复、呼吸护理、呼吸基础与应用基础、呼吸介入治疗。每组设有专门人员和梯队在各个亚专业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实行专业组组长负责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疾病防控的总体需求以及当前呼吸学科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学系自身的历史沿革和研究特色,凝炼了五个主要研究方向:呼吸衰竭与呼吸支持技术、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新发呼吸道传染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烟草病学。
近五年来,呼吸病学系在系主任王辰教授的带领下,经过学系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在医疗、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绩。获得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1项,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分课题4项,科技部(863)分课题1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分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项、面上项目9项、青年项目3项,卫生部科研行业专项1项,其他省部级及以下科研课题共66项,科研经费累计达4000余万元。
由王辰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提高我国肺栓塞诊治水平的系列研究》、《呼吸衰竭的发病机理与治疗研究》分别获得2008、200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还获得其它省部级奖励15项,国家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
近五年来,本学科共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SCI收录论文102篇,总影响因子逾305。关于新型甲型H1N1流感临床特征的研究发表于国际医学界最为权威的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关于慢阻肺、肺栓塞、甲型流感的研究发表于《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胸科》、《欧洲呼吸杂志》、《内科学年鉴》等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这些论文的发表标志着呼吸学科的研究工作正在迈向国际先进行列。五年来,学系主编、编写、翻译了学术著作、规划教材30部。
五年来,学系举办了全国性、省市级的学术会议50余次,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到学系进行学术交流和讲座30余次。 本学系人员在国际会议上做特邀报告、大会发言40余人次。
“十二五”期间呼吸病学系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使呼吸学科成为我国呼吸病学的思想源和动力源,在医疗、教学、科研、疾病预防和人才培养方面成为呼吸学科的国家级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