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刘春涛教授:如此简单的疾病,却不是所有医生都能看得好?哮喘的治疗策略经历了几个里程碑式的发展——聚焦21世纪呼吸慢病管理新亮点
对于在哮喘临床诊疗和科研工作中深耕了30余年的刘春涛教授而言,一方面他见证了我国哮喘诊疗水平、科研能力的快速提升;另一方面,他也深知规范基层哮喘的诊疗是当务之急。在2018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上,他总结了哮喘的临床诊治中常犯的十大误区,
人际传播途径包括密切接触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皮肤损伤部位或被污染物品等……多国报告人感染猴痘病例,是否会大范围暴发?
近日,英国、美国、葡萄牙、西班牙、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报告人感染猴痘病毒的确诊或疑似病例。那么,什么是猴痘病毒?它如何传播?是否有必要担心这种传染病大范围暴发?
张文宏教授最新深度解析:我国疫情形势变化及防控效果、奥密克戎的挑战和未来防控模式
今天上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主任张文宏教授在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七届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上作了题为《新冠肺炎全球流行背景下我国防控策略的实施》的演讲报告。在半个小时的报告中,张文宏教授就我国疫情形势变化及防
白血病患者治疗中出现凶险的「弥漫性肺泡出血」,病变急起、进展迅速,有创机械通气后氧合仍无法维持于90%,抢救治疗措施怎么办?
本文通过1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诱导分化治疗过程中出现的凶险的弥漫性肺泡出血,从影像学可看到病变急起、进展迅速且弥漫分布,经俯卧位通气,有创机械通气及药物治疗后病变较快吸收的动态演变过程,并结合文献讨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合并弥漫性肺泡出血
疫情新观察3丨新冠病毒可在感染者肠道数周乃至数月?菲律宾发现奥密克戎毒株新亚型;中国生产的腺病毒载体新冠疫苗进入世卫紧急使用清单
新冠患者在呼吸道样本中检测不到SARS-CoV-2 RNA的情况下,粪便中仍长期存在病毒RNA达7个月 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腹痛、恶心、呕吐)与粪便中的SARS-CoV-2 RNA的长期存在有关 世卫宣布又有一种新冠疫苗进入紧急使用清单,这是
明早8点看直播丨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七届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明日召开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七届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5月20-22日采用线下+线下的方式联合召开。
组织病理学何时可能是「侵袭性真菌病」唯一的重要诊断手段?检测霉菌感染时又有哪些优点和局限?
组织病理学是确诊IFD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Histopathology Diagnosis of Filamentous Fungi》这一综述的摘译就霉菌感染组织病理学检测的优点、局限性以及辅助技术的应用进行分享。
刚刚,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呼吸相关疾病被十余次提到
刚刚,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呼吸相关疾病被十余次提到,《呼吸界》小编特此摘录分享。
李仁忠教授: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何提高结核病精准诊疗?引起耐药性的前提是什么?——「遏制、终止、终结肺结核」第二季(4)
在《呼吸界》日前推出的「遏制、终止、终结肺结核」第二季系列直播中,我们邀请了王辰院士及结核病领域专家赵雁林、李燕明、沙巍、余方友、逄宇、李仁忠、初乃惠、陈效友,他们在直播间就「我国结核病综合医院诊疗能力及新形势下防治技术对策、耐药肺结核的诊
树立群医学理念,全面推动呼吸病防控——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七届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即将召开
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七届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学术会议将于2022年5月20-22日采用线下+线下的方式联合召开。
上一页
1
...
116
117
118
119
120
...
330
下一页
热门推荐
全国政协常委王辰院士专访——「4+4」新型八年学制有三大「妙处」:纳多学科素养者从医,纳天下英才从医,纳爱医者从医
2019-03-09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2022-01-10
《Science》子刊发表徐金富教授团队研究:揭示肠道菌群通过代谢物影响支气管扩张症肺部免疫
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