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最新发布丨一氧化氮吸入疗法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4版)
本共识包含了针对iNO适应证和禁忌证,iNO相关治疗设备的选择和连接,iNO剂量选择和疗效评估,iNO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和职业防护,iNO应用患者的转运,iNO的撤离,iNO设备的清洁消毒和维护保养,以及iNO应用流程和记录的11条专家共识
中外对话:聚焦哮喘纾难解困,共谋哮喘管理之道
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南非开普敦大学医学院Eric Donna Batemen教授和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张旻教授对“哮喘管理困境与解决之道”进行深入分享,传递哮喘诊疗前沿理念,以期提高临床哮喘诊疗与管理水平。
孙永昌教授等解读GOLD 2024:慢阻肺病合并肺间质异常临床评估、危险分层以及预后?
本文回顾了目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合并ILA的研究现状和进展。ILA可导致呼吸道症状增加、活动耐力下降、肺功能下降,并与不良预后和病死率升高相关。吸烟和衰老是慢阻肺与ILA共同的危险因素,ILA在慢阻肺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
国家卫健委、中国医师协会等强烈发声:沉痛悼念李晟医生,对伤医事件零容忍!
“严厉打击涉医违法犯罪 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独家专访丨乔人立教授:四年在ICU管理新冠患者过千例,却刚刚“首阳”,我第一个察觉到的症状是“脑雾”
“四年新冠疫情,我在ICU管理过过千例新冠患者都没‘阳’,不料却在门诊摘下口罩不到半小时就感染,首个察觉到的症状是‘脑雾’……”。就在新冠病例数在世界多处重新抬头的同时,美国南加州大学医学院PCCM专科临床医学教授乔人立在朋友圈透露自己也不
建立具有导向性的医学科技评价体系——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医院科技量值(STEM)暨五年总科技量值(ASTEM)发布
2023年度中国医学院校科技量值研究对象覆盖全国110所独立医学院校和设立医学学科的综合大学。综合科技量值列位前10的医学院校分别是:北京协和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学科)、北京大学医学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中山大学(医学
蹊跷的「肺栓塞」,抗凝20余天肺动脉充盈缺损却继续进展……为何说鉴别诊断思路应有这「三大问」?丨疑案探密(136)
急性肺栓塞可表现为肺动脉内充盈缺损,但肺动脉内充盈缺损不等于急性肺栓塞,也可见于慢性血栓栓塞及其他多种疾病,因此充分抗凝治疗后临床情况及肺动脉内充盈缺损无明显改善,需考虑慢性血栓及非血栓因素……
国际十五年研究更新支扩核心认知!中国支扩联盟(BE-China)首次亮相世界舞台——第七届世界支气管扩张症大会举办
2024年7月3日至2024年7月6日,第七届世界支气管扩张症(支扩)大会在美丽的苏格兰邓迪市举办,今年的主题是“携手同行,共同创造支扩患者更美好的明天”。上千名来自世界各地的支扩研究者共聚一堂,交流分享支扩领域的最新进展。中国支扩联盟(B
张静教授:突破慢阻肺病管理困境,共创呼吸健康未来
您还在为不能及时获取肺炎最新文献发愁吗?中国肺炎研究(www.chinapneumonia.cn)文献数据库帮您忙!
为了让临床医生或科研工作者能够更全面、更便捷地获取肺炎研究的最新进展,中日医院曹彬教授团队借助最新的ChatGPT-4模型检索PubMed中发表的肺炎研究文献,并根据文献的研究类型和研发方法对文献进行了分类,同时总结了文献中的关键信息。
上一页
1
...
31
32
33
34
35
...
330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杨汀教授、陈仁杰教授研究团队《CHEST》发文: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发现颗粒物短期暴露可增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
2024-11-10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年度进展:各种靶向药、免疫治疗药物、ADC药物的出现更新了肺癌的治疗模式
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