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中年男子全身多处疼痛,PET/CT提示多发高代谢病灶,肿瘤?炎症?哪些因素导致早期容易误诊或漏诊?
2024-07-19 无诱因出现全身多处疼痛,以右侧胸壁疼痛,双侧膝部疼痛为主,伴双下肢无力,无寒战发热、头晕头痛、呕吐等。当地医院予“止痛药”治疗,症状无好转,右侧胸痛及双下肢疼痛、无力加重,逐渐至站立困难,右侧小腿皮肤出现红肿,无破溃流
《柳叶刀》子刊最新发表黄克武教授团队研究: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测有可能成为慢阻肺病筛查的一种简单、便捷方法
本研究为多中心横断面研究,使用国内5家三甲医院的肺功能数据库,收集了同时进行肺量计测定和IOS测定的受试者数据。研究采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建立基于IOS参数的支气管扩张剂前FEV1/FVC的预测模型。以气流阻塞(定义为支气管扩张剂前FEV1
两会发声丨李海潮委员: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诊疗能力,「呼吸慢病」是抓手……加强「医防结合」促进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能力
3月10日中午,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院长李海潮接受了《呼吸界》记者的独家专访,他详细阐述了自己关注的几个重要话题。
两会发声丨王辰院士等委员:加快构建现代医学教育体系,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国势之强由于人,人才之成出于学。如何助力科学培养可堪时代大任的医学人才,进而持续增进人民群众健康福祉?
两会发声丨王广发委员:尤其关注「三医联动」,建立科学合理的医疗服务收费机制是关键……必须将「医保」有限的资金用于最迫切的需求
「我认真聆听了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我注意到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强调促进医疗、医保、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他提出『以医疗服务为主导的收费机制』,这值得高度关注。」……3月7日中午,在北京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全国政协委员、北京
解立新教授:我在ICU里很喜欢去握病人的手,这是与病人的换位思考……“CC”是呼吸学科的“关键之局”丨我与呼吸ICU(2)
“关于拯救生命这个话题,尤其在ICU里,它其实有非常浓厚的人文色彩,我们时时刻刻都在经历着这些人文的情怀,但几乎很少去谈论ICU里的人文。”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本次修订补充了哮喘诊断路径,更新了临床分期、分级,对哮喘的评估、哮喘慢性持续期的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的处理、重度哮喘、不典型哮喘、哮喘管理原则等方面根据最新的研究证据作出了相应的调整,并整理出34条推荐意见。本指南的更新旨在为提高我国医务人
周三19:00看直播丨精准诊疗达新境!黄克武教授、张旻教授解读最新《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苏楠教授主持
《呼吸界》将特别举办“指南立新,哮喘精准诊疗达新境——大咖访谈直播”,2025年3月12日19:00-20:00,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黄克武教授、张旻教授将为大家解读新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的更新要点,直播节目由中日医院呼
两会发声丨李为民委员:力推呼吸慢病「四早」防控……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院服务能力提升的最好契机已到来
「继续呼吁和力推呼吸慢病『四早』防控……7年前我就曾提过『嵌合式医联体』,把基层医院建成相当于三甲医院的分院,但当时还只是比较理想化的展望,如今我们的实践证明,人工智能助力基层医院服务能力提升,是完全可以实现这个目标的。」……
解立新教授:从仰望到领跑……三代医者破译生命密码,只为呼吸危重症事业“逐梦方兴”丨我与呼吸ICU(1)
“我出生于1967年,如今已步入人生第五十八个年头。我就读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现在称为陆军军医大学。非常幸运,我实习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1990年毕业分配到解放军总医院,并有幸在呼吸科工作。几十年的从医生涯,我对ICU和呼吸危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330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杨汀教授、陈仁杰教授研究团队《CHEST》发文: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发现颗粒物短期暴露可增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
2024-11-10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全国政协常委王辰院士专访——「4+4」新型八年学制有三大「妙处」:纳多学科素养者从医,纳天下英才从医,纳爱医者从医
2019-03-09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年度进展:各种靶向药、免疫治疗药物、ADC药物的出现更新了肺癌的治疗模式
02-05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