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郭述良教授:从11个真实病例入手,浅析基于介入技术的结核病精准诊断
结核病从传统的经验诊断,到如今的精准诊断,诊断模式的转型非常重要。何谓精准诊断?即精准(可视)取到组织,特别是大组织,并快速诊断、分子诊断。其中,介入取样是重要抓手。它帮助我们实现了“以前到不了的,现在能到;以前看不到的,现在能看到。”因此
ATS2025新观察丨IPF及ILD领域在机制、诊断、治疗、管理方面有哪些令人鼓舞的研究?
ATS 2025会议的摘要展示了IPF和ILD领域研究的多方面进展。在机制方面,研究进一步揭示了早期IPF和IPAF的细胞和分子特征,确定了新的潜在治疗靶点如TG2、TNIK和LPA1。在诊断方面,新兴的AI和eNose技术显示出早期筛查、
新冠疫情及呼吸道感染流行对“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住院的影响及关联?反常的住院高峰提示流感感染是重要原因?
在新冠疫情期间,慢阻肺急性加重患者住院数量较疫情前没有增多,反而呈明显下降的趋势,特别是冬春季高峰期的住院患者数量有显著下降(P<0.05)。唯一例外的是在2022年夏季出现一个慢阻肺急性加重住院高峰。
首次揭示了中国社区人群中“无症状结核病”的流行特征、病程转归及治疗现状——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与国家(广州)实验室揭示关键数据
本研究首次综合描述了无症状结核病的流行、转归现状,同时阐明了其治疗现状与短程治疗的潜力。该研究为我国结核病防控中无症状结核病的发现与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了重要支撑,也为全球无症状结核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结核病防治需在重点人群中进一步推广结
全球 III 期试验显示nerandomilast可减缓IPF和PPF患者肺功能下降,且停药率与安慰剂相似
2025年5月19日,勃林格殷格翰公布了FIBRONEER™-IPF和FIBRONEER™-ILD III期临床试验的详细结果。这两项临床试验分别评估了在研口服选择性磷酸二酯酶4B (PDE4B)抑制剂nerandomilast在特发性肺纤
直播精华丨哮喘反复发作、吸入治疗无效甚至症状加重……吸入药使用的种种误区正在“偷走”疗效?
“这位老先生长期使用吸入药后,但在出现声音嘶哑的副作用后,没有咨询医生就自行停药。仅仅一个月后,他就因严重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医,血气检查显示已出现危及生命的Ⅱ型呼吸衰竭,不得不接受无创呼吸机抢救治疗。更令人痛心的是,后续检查发现他的气道重塑明
专访金美玲教授:患者EOS绝对值超出正常值数万倍,辗转多院终见曙光,EOS专病门诊如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面对种种诊治困局,《呼吸界》记者专访了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金美玲教授,金教授提及刚刚在查房中遇到的实际病例,患者辗转多院终于见到确诊曙光,EOS专病门诊在其中如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李燕明教授团队《Respiratory Research》发文,评估免疫功能低下对于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预后的影响
社区获得性肺炎至今仍是全球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在老年人群中,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且常伴随显著医疗负担。免疫功能低下宿主(Immunocompromised hosts, ICHs)更易发生肺炎、病原谱复杂、出现住院和其他不良结局,因而
张旻教授: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版)引领哮喘诊疗新纪元,从规范诊疗到关注小气道
3月7日,《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以下简称新版指南)由《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正式刊出,新版指南的重磅发布对于提高我国医务人员对哮喘规范化诊治的认知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旨在与大家共同探讨新版指南规范诊疗的精髓,一起解锁哮喘
《柳叶刀》子刊最新发文,当前和未来的H5N1病毒株在人类中传播的可能性增加,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正在逃避人类免疫防御?
研究团队发现,与早期H5N1病毒株相比,近期的H5N1病毒株与人类抗体的亲和力总体上有所下降。这意味着当前和未来的H5N1病毒株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更大,包括在人类中传播的可能性增加。
上一页
1
2
3
4
...
115
下一页
热门推荐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多院士领衔,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更新
08-12
陈良安:肺结节临床诊治策略与进展——多维度甄别肺结节丨直播精华(1 上)
2020-11-28
杨汀教授:呼吸肌功能评价指标及临床应用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