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肺纤维化细胞间相互作用研究新突破:为深入理解这一复杂疾病的分子机制、探寻潜在治疗靶点提供了全新视角
本研究团队表示,尽管已取得重要进展,但肺纤维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复杂性仍带来诸多挑战。未来研究将致力于整合人类及其他哺乳动物单细胞 RNA - seq 数据,开展跨物种比较研究,同时结合空间基因组学数据,深入探究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空间维度,开发
与非2型哮喘患者相比,2型哮喘患者的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的α-多样性更高——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吸道共生微生物网络的作用特征
与非2型哮喘患者相比,2型哮喘患者的呼吸道微生物菌群的α-多样性更高,变形菌门的微生物含量更低,微生物网络更为聚集;两种内型哮喘患者的代谢功能预测结果有显著差异。
金发光教授:用更微创、更精准的方法,提升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效果……结合临床经验浅谈我国介入呼吸病学发展现状与前景
纵观介入呼吸病学在国内的现状,凸显五大特点:第一,技术普及程度不断提高。由于介入呼吸病学学组工作的不断推进,目前国内三级医院已全部开展支气管镜技术,包括硬质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等技术,并且大部分县级医院也在逐步开展这些技术
新英格兰文章解读——重度哮喘的生物靶向治疗
在2型炎症的重度哮喘患者中,EOS在气道炎症机制、年急性发作风险评估、预测生物制剂治疗应答方面较FeNO和IgE均具有一定优势。因而EOS是选择生物制剂时优先的生物标记物。生物制剂靶向2型炎症通路的不同靶点,临床研究显示,不同生物制剂治疗均
首个新型碳青霉烯/酶抑制剂复合制剂有望破局CRE感染管理困境;童朝晖教授: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当前,细菌耐药现象已成为威胁呼吸住院患者健康的重要挑战。免疫力低下的呼吸疾病患者受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风险显著升高,且治疗难度剧增。临床各阶段中,CRE感染易引发严重并发症,对治疗成效与患者生存质量造成严重负担。因此,如何
特发性肺纤维化“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在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现状与展望?
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功能逐渐下降且预后不良。传统上,IPF 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由于疾病发病隐匿,这常常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早期准确识别 IPF 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集中在生物标志物上,
“久咳不愈”的六问六答:慢性咳嗽如何定义?病因为何?如何治疗?
多数慢性咳嗽的病因根治困难,存在复发可能。例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在激素减量和停药后可能出现反复。不过,由于慢性咳嗽病因多样,症状反复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原有疾病活动。如果两次咳嗽发作间隔较长,咳嗽性质、伴随症状较
周玉民教授等:可以较敏感地识别早期异常,“脉冲振荡技术”在慢阻肺病领域的重要研究发现?亟须解决的问题?
IOS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管理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方便社区筛查和评估呼吸力学变化方面。然而,要实现其作为临床工具的全面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通过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振荡测定法,从而提高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管
难治性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进展:耐药形势仍然严峻,新旧“三剑客”的不足和展望?
CRO感染治疗的“新三剑客”为:依拉环素等(四环素类)、SPR206等(多黏菌素B类似物)以及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等(新型酶抑制剂合剂),这也为CRO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合并感染”成为导致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成功率低、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国内外缺少NTM-PD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和循证依据,对于NTM合并感染的致病机制特点研究更为缺乏,而对NTM合并感染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NTM感染的临床特点、疾病发展机制,以及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上一页
1
2
3
4
5
6
...
113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李燕明教授等:病毒感染是否可引起感染中毒症?与细菌性感染中毒症的异同?管理策略中“打破恶性循环”的关键环节?
2024-11-04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退休教师野外徒步、接触发霉衣物后反复发作;果农反复咳嗽、咳痰17年,劳作后加重……环境因素如何诱发真菌性肺疾病?询问病史的重点?
5 天前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免疫抑制患者合并耐药菌感染,抗生素选择范围有限、病死率高,特征及治疗策略?实验室检测、抗菌治疗、院感预防相关问题有哪些指南指引?
202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