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独家专访|张旻教授:感染后咳嗽(PIC)是目前临床面对亚急性咳嗽的主要挑战……如何对症处理由病原菌残留引起的各种问题?
感染后咳嗽(PIC)一直是临床呼吸医生极为关注的方向之一。《呼吸界》记者近日专程邀请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哮喘学组副组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张旻教授,请她结合最新指南对PIC的诊治方案谈谈我国目前PIC的疾病特点及疾病现状。
蒋荣猛教授:对重症高危人群强调“两早”、抗菌药物合理使用、重症救治能力(全死因)……影响流感诊疗质量三大关键环节丨解密流感(3)
首先,我们来关注一下背景。前段时间我国疾控局发布了一份医疗机构传染病责任清单。需要明确的是,医疗机构作为传染病早发现、早报告和早处置的前沿阵地,是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冠感染后反复发热,双肺游走性磨玻璃影,哪些情况使临床诊治颇具挑战?“持续”或“迁延”感染?
免疫抑制宿主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感染所致肺炎表现较健康人有所不同。本文报道一例既往滤泡性淋巴瘤经CD20单抗治疗后B细胞清除患者,自2022年12月感染SARS-CoV-2后出现反复发热、咳嗽、咳痰伴双肺多发游走性磨玻璃影,
最新发布丨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侵袭性肺曲霉病和肺毛霉病诊治专家共识
重症COVID-19相关肺曲霉病(CAPA)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均较高。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肺毛霉病(CAPM)虽然相对少见,但疾病本身的严重性加之误诊及诊断延误也导致其病死率居高不下。
周敏教授:高危人群更需加固免疫屏障,早期识别和尽早抗病毒治疗……流感规范诊治和亟需关注的临床问题——对话大咖 舒畅呼吸(1)
目前正值冬季,各医院门急诊会有大量呼吸道感染的患者前来就诊,在此过程中决不可忽略的便是“流感”的话题,比如我们常会关注到一些患者,他们感染流感病毒以后会出现咳嗽等一些气道高反应情况,称为“感染后咳嗽”……
重症肺癌、大气道狭窄,急性呼衰命悬一线……PFS达31月「奇迹」的关键之举是什么?「放化疗」难题如何抉择?丨疑案探密(124)
本案讲述了一位重症肺癌男性患者的救治全过程,从发病到入院救治,时间紧迫症状危重,团队在治疗上是如何一步步为患者创造全身抗肿瘤治疗的条件,避免其因大气道狭窄导致呼吸衰竭乃至死亡?
《柳叶刀》子刊最新发布:曹彬/周脉耕团队首次系统描绘我国社区获得性肺炎在近10年来的死亡率变化
本研究首次展示了2013 - 2019年CAP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和YLL的下降趋势,并发现其在新冠大流行期间大幅下降,特别是病毒性肺炎。各省和性别之间的下降有所不同,老年人的死亡率仍然很高。
李玉英、姜洪娟教授:重症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救治思考——「共战长期新冠,共筑呼吸健康」系列(4)
12月25日 晚上7点,由中国呼吸学科垂直平台《呼吸界》主办的「共战长期新冠,共筑呼吸健康」新冠防疫新进展多学科交流论坛第四期正式开播。
青年男性肾移植状态,此次炎症指标明显升高、左肺炎症进展迅速至大片实变,β内酰胺类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肺炎病因?
青年男性,肾移植状态,CKD5期,有免疫抑制基础,长期口服抗排异药物及激素,近1年来肌酐500-550μmol/L;此次急性起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咳黄痰、胸闷气急;胸部CT显示主要为左上肺炎症……
《柳叶刀-呼吸病学》发布曹彬教授、张定宇教授团队研究:中国新冠患者出院后3年时的随访结果及二次感染的预后
2023年11月21日,《Lancet Respiratory Medicine》杂志上发表中日友好医院曹彬教授团队和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张定宇教授团队研究:COVID-19出院患者队列感染后 3 年的随访研究结果。
上一页
1
...
42
43
44
45
46
...
254
下一页
热门推荐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中国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24年)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