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特发性肺纤维化“生物标志物”研究进展:在诊断、预后和治疗中的重要作用?现状与展望?
IPF是一种慢性进行性肺部疾病,其特征是肺功能逐渐下降且预后不良。传统上,IPF 的诊断依赖于临床评估和影像学检查,由于疾病发病隐匿,这常常导致诊断和治疗的延误。早期准确识别 IPF 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最近的研究集中在生物标志物上,
“久咳不愈”的六问六答:慢性咳嗽如何定义?病因为何?如何治疗?
多数慢性咳嗽的病因根治困难,存在复发可能。例如,咳嗽变异性哮喘、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变应性咳嗽在激素减量和停药后可能出现反复。不过,由于慢性咳嗽病因多样,症状反复的原因并不一定是原有疾病活动。如果两次咳嗽发作间隔较长,咳嗽性质、伴随症状较
周玉民教授等:可以较敏感地识别早期异常,“脉冲振荡技术”在慢阻肺病领域的重要研究发现?亟须解决的问题?
IOS在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管理中展现了巨大的潜力,特别是在方便社区筛查和评估呼吸力学变化方面。然而,要实现其作为临床工具的全面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优化。通过解决上述关键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振荡测定法,从而提高肺部疾病的诊断和管
难治性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进展:耐药形势仍然严峻,新旧“三剑客”的不足和展望?
CRO感染治疗的“新三剑客”为:依拉环素等(四环素类)、SPR206等(多黏菌素B类似物)以及头孢吡肟/他尼硼巴坦等(新型酶抑制剂合剂),这也为CRO感染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合并感染”成为导致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治疗成功率低、复发率高的重要原因,研究进展与治疗策略?
国内外缺少NTM-PD患者合并感染的临床研究和循证依据,对于NTM合并感染的致病机制特点研究更为缺乏,而对NTM合并感染的研究对于更好地理解NTM感染的临床特点、疾病发展机制,以及制定更有效的预防和治疗策略均具有重要意义。
罗凤鸣教授等:慢阻肺病介入诊疗领域将迎来爆发式增长,“热蒸汽肺减容”尤为引人关注,其应用及挑战?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仍存在较大的临床挑战,近年来的研究提示热蒸汽肺减容可能是治疗肺气肿表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重要介入干预手段。本文总结了热蒸汽肺减容的研发历程,临床运用现状和当前的临床挑战,以期为热蒸汽肺减容的临床规范应用提供进一步的临床
李时悦教授等:“支气管单向活瓣肺减容术”的应用与创新,如何通过治疗人群选择、围手术期管理带给患者更大获益?
经支气管镜单向活瓣肺减容术(BLVR-EBV)通过在支气管镜下将单向活瓣置入于慢阻肺患者的肺气肿区域,使靶肺叶萎陷,改善患者呼吸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活动耐力。严格的选择标准与充分的术前评估是保障BLVR-EBV成功的关键,由于BLVR
肺癌与肺结核临床症状和影像学相似,共存时常被误诊为单一疾病,共病发病机制?未来研究方向?
肺结核和肺癌都是临床常见疾病,均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两种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在多因素作用下相互促进可形成共病。近年来肺癌与肺结核共病的机制研究及诊疗方法的探索均取得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明确的机制需进一步探索。
肺毛霉病患者手术与未手术的临床表现、影像学及气管镜、预后差异?多学科团队制定的治疗策略有何考量?
本研究通过回顾29例肺毛霉病患者术前评估和治疗策略的选择,通过比较接受手术治疗及未手术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了本中心诊疗流程的经验。肺毛霉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很重要,mNGS可能缩短诊断时间。是否选择手术治疗需要根据病灶累及范围,术前评估依赖于
郭璐教授:肺静脉闭塞病(PVOD)和肺毛细血管瘤病(PCH),藏在「肺动脉高压」背后的凶险疾病,如何有效进行鉴别诊断?
与同道们共同探讨《肺静脉闭塞病(PVOD)与肺毛细血管瘤病(PCH)》的相关话题。我们知道,若要对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PAH)进行深入的病因分析,可能需要到专门的肺动脉高压中心去转诊,
上一页
1
...
4
5
6
7
8
...
115
下一页
热门推荐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多院士领衔,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5版)更新
08-12
陈良安:肺结节临床诊治策略与进展——多维度甄别肺结节丨直播精华(1 上)
2020-11-28
杨汀教授:呼吸肌功能评价指标及临床应用
2021-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