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诊知灼见丨咳嗽、咳痰、气促,症状反复,IPAF合并感染,复杂病情的诊疗需做哪些考量?
本文我们面对的两例患者,皆因“咳嗽、咳痰、气促”而反复入院,胸部CT示间质性肺病特点,抗核抗体谱示多种抗体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自身免疫性疾病。肺泡灌洗液tNGS示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综合以上结果,两位患者最终均诊断为IPAF合并感染。
患者高热数月无法控制,阻塞性肺炎伴脓肿,抗感染治疗无效,为何多次经皮肺穿刺活检未发现真凶?哪些因素坚定诊断方向、找到治疗核心?
本例患者持续高热,胸部CT提示右下肺团块影,考虑阻塞性肺炎伴脓肿,外院2次肺穿刺病理示炎性病变,mNGS阴性,经验性抗感染治疗后体温无好转,肺部病灶无吸收,外院PET-CT提示右肺病灶糖代谢明显增高,支气管镜见管腔肿胀狭窄,虽未见管腔新生物
肺部多发厚壁空洞伴炎症改变,BALF检出微孢根霉,抗真菌后仍发热,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中老年男性,糖尿病基础,血糖控制不佳,酮症酸中毒;主要表现为发热伴咳嗽咳痰,有痰中带血,血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升高,胸部CT示左肺厚壁空洞灶伴周围炎症,外院完善气管镜后送检BALF mNGS检出6条微孢根霉。
淋雨后咳嗽,看似明确的感染生出多种猜测……机化性肺炎?肿瘤?隐藏在背后的「真凶」究竟是谁?丨疑案探密(141)
一场雨引起的阵发性咳嗽症状,患者最初的胸部CT提示「肺部炎症」,结合症状、体征,看似十分简单的「肺部感染」诊断却因治疗效果不佳而疑窦重重。感染背后还可能藏匿哪些因素?随着治疗和检测的层层递进,又有何新的发现?为何曾一度怀疑为机化性肺炎、肿瘤
30年不愈咳嗽、咳痰;支气管扩张并曲霉感染;呼衰……数例经典肺部感染「tNGS」一招定因,有何启发与思考?丨疑案探密(140)
tNGS技术是近几年进入到临床视野的靶向高通量测序技术,它能将「PCR」和「NGS」的优势结合,采用超多重PCR正向富集目标病原,提升检测灵敏度,同时可以排除宿主核酸干扰,经测序和生信分析可实现不同症候群、感染脏器、患者类型等多种临床场景的
49岁糖尿病患者呼吸困难,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分离出“根霉菌”,疗效欠佳、最终致死的经过与教训?
根霉菌是一类条件致病菌,在通常条件下对人体无害。然而,特定的种类如匍枝根霉、小孢根霉、少根根霉等,在某些情况下可能导致疾病。在日常生活环境中,它经常引发淀粉质食品如馒头、面包的发霉变质,也能导致蔬菜霉烂,甚至造成实验室的污染。
骨科术后莫名呼吸困难,客观指标却无明显异常,术中损伤?感染?……「不会呼吸的痛」最终演变成悲剧,教训在哪?丨疑案探密(139)
该案例值得深思,外科术后双侧膈肌功能障碍在临床极其少见,往往容易忽视。膈肌作为最重要的呼吸肌,占所有呼吸肌功能的60%~80%。一旦出现双侧膈肌麻痹,势必直接影响患者通气功能,真正意义上是「无法呼吸的痛」。当患者表现为无法解释、常规治疗无效
感染新冠后4月间反复持续发热、肺部“快速变化的游走性浸润影”病因不明,此类患者的诊治有哪些共识和争议?
持续COVID-19感染应纳入游走性肺浸润的鉴别诊断,抗病毒治疗联合恢复期血浆治疗有助于B细胞耗竭的COVID-19患者清除病毒。
患者肺毛霉感染并发左主支气管闭塞,治疗历时4月,反复的阻塞性肺炎险使治疗功亏一篑,获得突破的关键抉择?
患者先后经历了多次支气管镜下介入治疗,包括镜下局部灌注两性霉素B、球囊扩张以及硅酮支架置入等,经过4个月的综合治疗,疗效满意。本文旨在阐明支气管镜介入治疗在肺毛霉病综合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可以避免因阻塞性肺炎进展导致的死亡。
移植患者肺内病灶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不符,“小小咳嗽”背后元凶的病死率竟高达19%~40%?有哪些庆幸和教训?
本例患者症状较轻微,仅有咳嗽,未引起足够重视,在症状出现2个多月后再行CT检查即发现肺内病灶严重程度与临床症状的“不符”。因此移植患者出现全身和/或呼吸道症状时,及早⾏胸部CT等影像学检查非常重要。
上一页
1
...
5
6
7
8
9
...
88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最新发布丨基孔肯雅热防控技术指南(2025年版)
07-23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今日重磅丨中国肺血栓栓塞症诊治、预防和管理指南(2025版)最新发布,翟振国教授代表专家组解读十大更新要点!
06-30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