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0进入最后10天倒计时!经过新冠之战,几乎每个呼吸人都对整个呼吸学科建设的重要性有了新的认知。在这样一个重要节点召开的年会,从内容、方式、呈现等多方面都有哪些亮点?为此,我们专访了负责筹办此次年会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兼秘书长孙永昌教授。
往届主委亮相开幕式,近20分钟纪录片深情献礼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成立40周年是非常重要的大事,早在年初学会就开始筹划准备,因此,「隆重」这个词在会上将有一系列的体现。首先开幕式上将会有为成立40周年举行的庆祝活动,这也是与历年开幕式最为不同的地方。
在开幕式上,我们将看到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往届主委纷纷亮相。而在请出这些为呼吸学科建功立勋的前辈之前,还将呈现一部专属于呼吸人的纪录片,在这里,后辈们将亲眼目睹老一代知识分子的奋力拼搏。该纪录片对呼吸学会从创建到现在的重要历史事件和历史节点进行了全面回顾,片长约15-20分钟。学会为前期的资料收集和审核做了大量工作,除了一些珍贵的历史资料,还有对历届主委的采访等精彩内容。
此外,开幕式还将通过视频的形式宣布PCCM的现场认证结果。还有一些颇为神秘的「保留节目」值得我们期待。
今年高影响力论文入选数量明显增多,有的论文引用次数超百次,多为新冠疫情的研究论文
授予专家会员的仪式历届都有,同时也会缅怀已故的呼吸界老前辈,追忆他们对呼吸病学方面做出的贡献。而青年委员的朝气蓬勃与之对应,他们富有激情的演讲又会将我们的情绪带动,让大家在缅怀中激励向前。但在这个环节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颁发的学术贡献奖。
今年的获奖论文有两大特点,一是高影响力论文。能称为高影响力,其中不仅要考虑影响因子,还要考虑被引用次数,比如引用次数超过100次的论文。二是论文数量。今年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高影响力论文入选的数量比较多,主要原因之一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这说明呼吸领域的专家们在抗疫的同时也在及时地进行科学研究,总结临床经验,因此发出了一系列高水平的论文;一是发表的期刊影响力高,包括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及其他权威期刊。二是被引次数高,有的新冠肺炎论文,在正式发表后不长的时间内,被引次数超过百次。这些文章在医学界都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
联合会场成为新冠肺炎研究总结的「延伸」,特邀欧洲专家线上参会
关于会议的学术内容方面,今年有较多的有关新冠肺炎的研究成果和专家讲座,目的是要继续针对新冠肺炎的研究工作和经验总结进行一次全面的「延伸」。
尽管这次年会受到国际疫情影响,组委会仍然安排了CTS-ERS联合会场,还特别邀请到来自University of Dundee,Ninewells Hospital的专家James Charmers和来自University Hospital Leuven Gasthuisberg的专家Thierry Troosters等,他们将通过视频与到会者交流。除了欧洲专家会线上交流,海峡两岸与港澳专场的专家也会如期线上参会。
内容更加突出「优中选优」,线上线下结合,传播面将更广
今年的年会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会议主题为:持续推进PCCM学科建设,引领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我们知道,一年一度的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是国内呼吸病学界学术水平和规格最高的学术会议,也是不同学术思想融合、展示我国呼吸病学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有重要影响力、呼吸同道广泛参与的业界盛会。但仔细查看今年的会议内容可以发现,总的来讲内容有所「精减」,然而正是因为内容精减了,方向及目的性更强了,可谓是更加「优中选优」。从演讲者的级别到演讲内容的深度,都有更高水平的体现,内容也会更加精彩。因此,学会对今年年会效果的预期值很高,认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届时会有更广泛更持久的传播面和效果。
我能预想,今年的呼吸人上台……他的精神面貌是不一样的
筹办此次年会的孙永昌秘书长对今年的主题有一番深刻理解:今年,全球都遭受新冠疫情的影响。期间,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所做出的突出贡献,亦是对呼吸与危重症这个学科队伍的一次重大考验。面对如此「大考」,我想,我们的同仁应该是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缘何我们能取得好的成绩?必须看到,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推动呼吸学科建设方面,所有呼吸人是下了功夫的。自2003年的SARS疫情以来,呼吸学界以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为带头人,积极扎实推动学科建设。特别是此次武汉暴发新冠疫情后,王辰院士倡导推动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这一学科建设方略所取得的成果,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应该是多年来我们不遗余力地去推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才有今年的新冠疫情期间,呼吸人能够经得起考验,取得这么好的成绩。砥砺前行四十年的历史,在这一年接受了重大考验,在这个节点做的总结,大家都能体会到,过去这么多年来所积极努力做的学科建设,这条路走得非常正确。
我认为今年的主题还有一层重要含义:经历这次疫情让我们认识到,面对重大呼吸道传染病,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医护人员、专业队伍,应该走到前沿,要做「排头兵」。
以往大家认为呼吸人的一个形象,总是埋头做事很「低调」。而借此40周年的契机,展示呼吸学科发展的历史和成绩,是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到今天能够经受起新冠疫情的「大考」。所以,总结经验,增强信心,振奋精神,让呼吸人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意义是重大的。
我能预想,今年的年会高朋满座,气氛与往年是不一样的。今年的呼吸人上台去总结新冠疫情的病例和研究成果,他的精神面貌是不一样的。呼吸学科的建设也会翻开崭新的一页。我们应该明白,总结的是历史经验,授予的荣誉代表着过去,而这四十年是「荣耀」的集中展现,更是一次新的「起点」。
由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办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20(第二十一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定于2020年10月23-25日在广东省深圳市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召开。
本次会议聚焦呼吸疾病。一年一度的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是国内呼吸病学界学术水平和规格最高的学术会议,也是不同学术思想融合、展示我国呼吸病学最新研究成果、推动学科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更是有重要影响力、呼吸同道广泛参与的业界盛会。大会组委会欢迎全国从事呼吸病学、危重症医学、心血管、儿科等相关学科的同道踊跃参会。
10月23-25日(周五-周日)
23日线下线上会议报到,23日晚开幕式;24日上午全体大会;25日下午撤离
深圳华侨城洲际大酒店
(深圳市南山区深南大道9009号)
大会日程
(具体日程请以当日为准)
登录大会官网:https://cts2020.sciconf.cn,查询更多学术日程
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
中华医学会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
承办单位:
广东省医学会
协办单位:
深圳市医学会
深圳市医师协会
深圳市人民医院
会议注册及参会须知
1、全体代表免注册费。
2、注册流程:本次会议开通网上会议注册系统,请登录会议网站(https://cts2020.medmeeting.org/cn)或扫描呼吸病学分会二维码点击「个人代表注册」按钮,在线填写注册信息进行网上注册。为保证参会效果,保证学分发放,记录有效会议时间,本次会议需要实名注册,所有注册代表需上传本人有效医师/护师执业证书照片,企业参展代表需上传本人名片图片,会务组审核通过后本次会议注册成功。
3、线上参会:会议期间,请登录大会官网(https://crd2020.medmeeting.org/cn)点击「大会直播」按钮,进入会议直播界面,选择相应会场,进入会议直播间。此外本次大会设置「视频回顾」、「电子壁报」、「电子论文集」等线上专区,您可以根据兴趣选择,尽情享受学术盛宴。
联系大会工作人员
投稿注册、学术日程咨询
联系人:吕向阳
热线:4000085413
电话:010-8929 2552-840
邮箱:csrd2008@126.com
住宿订房
联系人:齐京萍
电话:010-53306106
手机:13801074960
邮箱:hotel_cts@126.com
企业参会
联系人:刘莹
电话:010-5960 0396-8021
手机:15901206460
邮箱:cts_ex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