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异物”堵塞管口,质地坚硬,酷似粉条,病情改善后阴影再现……“不明原因全肺不张”首诊误诊的原因?6年随访有何提示?
来源: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5 天前


摘要


本文介绍1例以急性呼吸衰竭起病、影像学表现为左肺完全性肺不张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ABPA)的病例。因该患者既往无呼吸系统疾病,急性起病,左肺部分不张快速进展至全肺不张,经支气管镜取出左主支气管“异物”后病情改善显著,被误诊为左主支气管异物。1个月后随访时发现左肺上叶出现新的阴影,经进一步检查确诊为由土曲霉致敏所致的ABPA,予以两程的全身糖皮质激素和抗真菌药物联合治疗,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通过6年临床随访,预后良好,避免了肺部晚期并发症的发生。全肺不张型ABPA在疾病早期诊断难度大,国内罕见相关病例报道,极易出现误诊、漏诊。本文旨在增进广大临床医生对全肺不张型ABPA的早期识别。


患者女,38岁,因“咳嗽、咳痰伴活动后气促、呼吸困难1周”于2018年4月7日收入我院。既往身体健康,否认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慢性气道疾病病史。职业为电子厂工人,居住在深圳市宝安区城中村,环境潮湿。2018年4月6日门诊X线胸片见纵隔向左移位,伴左肺部分肺不张(图1A),以“左肺不张查因:肿物?异物?”收住院。


入院时体格检查:血氧饱和度78%(吸空气),呼吸27次/min,神志清楚,半卧位,对答费力,言语不成句,左肺叩诊实音,左肺呼吸音弱,右肺呼吸音稍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及摩擦音。


辅助检查:动脉血气分析(FiO2 40%):pH 7.43,PaCO2 33.9 mmHg(1 mmHg=0.133 kPa),PaO2 79 mmHg,氧合指数197 mmHg;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68×109/L,ESR 18 mm/1 h,C反应蛋白9 mg/L,降钙素原<0.01 μg/L,血清真菌1,3-β-D葡聚糖(G试验)、血清半乳甘露聚糖试验(GM试验)均阴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肺炎支原体抗体、ANA和ENA自身抗体、肺癌肿瘤标记物均为阴性。


4月7日胸部CT平扫示:左肺完全性肺不张(图2A);纵隔明显左移,左主气管远端可见高密度黏液栓(图2B)。


4月9日行气管镜检查,镜下见左主支气管“异物”堵塞管口(图3A),质地坚硬,酷似粉条(图3B)。 4月10日复查胸部CT示:左上肺不张,考虑为阻塞性肺炎可能(图4A)。给予吸氧、雾化治疗、静脉滴注莫西沙星抗感染等治疗,4月16日复查X线胸片示气管居中,左上肺少许斑片影(图1B)。


患者症状明显缓解,于4月17日出院。出院诊断考虑为支气管异物、Ⅰ型呼吸衰竭、阻塞性肺炎,予以口服左氧氟沙星片500 mg/d抗感染治疗1周。


图1 2018年4月6日X线胸片 左肺部分肺不张,气管向左移位,左上叶见斑片影(1A),气管居中,左上肺少许斑片影(1B)


图2 2018年4月7日胸部CT 左肺完全性肺不张(2A),纵膈明显左移,左主气管远端可见高密度黏液栓(2B,箭头)


图3 2018年4月9日气管镜下见左主支气管远端“异物”堵塞管口(3A),经支气管镜钳取出的“异物”,质地坚硬,酷似粉条(3B)


图4 2018年4月10日胸部CT示左上叶仍可见局限性肺不张(4A)和管腔内黏液栓(4B)


出院后患者存在间断咳嗽、咳黄黏痰,于2018年4月30日和2018年5月30日在门诊复查胸部CT,分别示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部分黏液栓(图5A),左上叶黏液栓明显增多,呈指套征改变(图5B)。


图5 2018年4月30日胸部CT示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管壁增厚,部分黏液栓(图5A),2018年5月30日胸部CT示左上叶黏液栓明显增多,呈指套征改变(图5B)


为进一步明确诊断,于5月30日再次收住院。入院后查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0.85×10^9/L,血清总IgE(tIgE)2 778 U/ml(参考值≤100 U/ml),烟曲霉特异性IgE为11.2 kUA/L(参考值≤3.5 kUA/L),血清G试验、GM试验均阴性。5月31日经气管镜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术及防污染保护毛刷刷检术,镜下见左上叶支气管腔内仍有黄色黏液(图6A),径向超声检查提示管壁周围可见低密度影(图6B),肺泡灌洗液GM 5.29 μg/L,结核相关检查TB-DNA、Xpert均阴性。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微生物学培养提示土曲霉(图7A、7B),支气管镜刷片见粗细均匀、有分隔、呈锐角分支的曲霉菌丝(图7C)。6月13日行肺通气功能检测提示FEV1 1.81L,FVC 2.59 L,FEV1/FVC 69.8%,FEV1占预计值% 62.4%,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FEV1 改善率>12%且改善量为330 ml)。


图6 2018年5月31日支气管镜所见 左上叶开口处少许黄色黏痰(6A),气道内径向超声检查提示管壁周围可见低密度影(6B)


图7 2018年5月31日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培养提示土曲霉,SDA平板28 ℃培养3 d,可见菌落正面的表面为绒毛状,中间黄褐色,边缘白色,反面为黄褐色(7A),亚甲蓝染色后可见孢子梗光滑透明弯曲,分生孢子呈半球形,双层小梗,顶囊表面放射状排列,高倍放大(7B),支气管镜刷片见菌丝粗细均匀,有分隔,呈锐角分支,HE染色,高倍放大(7C)


根据2013年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会(ISHAM)ABPA的诊断标准[1],该患者符合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allergic bronchopulmonary aspergillus,ABPA)诊断,临床分期为Ⅰ期。建议患者更换居住环境。2018年6月13日起,予口服泼尼松25 mg/d(0.5 mg·kg-1·d-1)维持2周,继以20 mg/d(0.25 mg·kg-1·d-1)维持4周。后每2周减5 mg,10 mg/d维持,联合口服伏立康唑片200 mg、每12小时1次,同时予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干粉吸入剂160/4.5 μg 1吸、每12小时1次。


12周后患者自觉情况良好,自行停用所有药物。


2019年8月22日患者出现咳嗽、咳黄黏痰频率加重,在某三甲医院就诊,查血清tIgE 2 268 U/ml,烟曲霉特异性IgE为12.9 kUA/L(参考值≤3.5 kUA/L),血清G试验、抗核抗体、系统性血管炎检查均阴性,胸部CT平扫检查提示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扩张,伴舌段周围少许斑片影。2019年9月18日肺通气功能检查提示:FEV1 2.65 L,FVC 3.67 L,FEV1/FVC 71.06%,FEV1占预计值% 92.33%,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再次行支气管镜检查,镜下见各叶、段支气管正常。肺泡灌洗液细菌病原学、病理细胞学检查均阴性。患者血清tIgE水平仍然较高,再次给予第二程口服泼尼松片20 mg/d,联合伊曲康唑胶囊200 mg、2次/d。


此后患者长期在我院门诊就诊,随访tIgE逐渐下降,最低下降至80%基线值,逐渐将伊曲康唑减为200 mg/d,2024年3月停用伊曲康唑,以口服泼尼松5 mg/d维持治疗。


患者于2024年4月27日复查胸部CT,与2018年6月比较,仅见少许支气管扩张(图8A、8B),未见黏液栓,tIgE逐渐降低,稳定在400~600 kU/L,其近6年血清tIgE变化趋势见图9。于2024年4月27日复查肺通气功能提示:FEV1 2.24 L,FVC 2.86 L,FEV1/FVC 78.4%,FEV1占预计值% 78%,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


2024年10月27日门诊随访,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无呼吸道不适。


图8 2018年6月11日胸部CT左肺上叶黏液栓明显加重,见典型指套征(8A),2024年4月27日胸部CT示左上叶舌段轻微支气管扩张(8B,箭头)


图9 本例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患者总IgE指标变化图


讨论


ABPA是一种由曲霉菌孢子在气道内定植后引起的免疫介导的肺部疾病,最常见的致敏真菌为烟曲霉,也可由黄曲霉、黑曲霉、土曲霉等曲霉属中的其他所有种类的真菌致敏所致[2],其主要特征是机体对曲霉菌抗原产生的复杂的超敏反应,可导致支气管扩张、纤维化和呼吸功能障碍[3]。根据2013年国际人类和动物真菌学会(ISHAM)专家组意见[1],诊断ABPA应满足:(1)相关疾病:患者需有哮喘或囊性纤维化等易感因素;(2)必选标准:①血清tIgE水平≥1000 U/ml;②曲霉菌特异性IgE水平升高或皮肤试验速发反应阳性;(3)其他条件,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两项:①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500×10^9个/L;②影像学与ABPA一致的肺部阴影;③血清曲霉菌特异性IgG升高。ABPA在临床上常被误诊、漏诊。2024年ISHAM最新建议[2],根据胸部CT表现将ABPA分为5个类型:血清学型(ABPA-S)、支气管扩张型(ABPA-B)、黏液堵塞型(ABPA-MP)、高密度黏液栓型(ABPA-HAM)和慢性胸膜肺纤维化(ABPA-CPF)。通过分型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ABPA疾病严重程度和进展,指导个性化治疗和预判疗效。对于疑似ABPA的患者,建议按如下简化流程确定ABPA疾病特征和临床亚型:首先进行烟曲霉特异性IgE检测,如果该值≥0.35 kUA/L,则应测量血清tIgE水平,如果该值≥500 U/ml,则应进行其他ABPA检查,包括烟曲霉特异性IgG、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胸部CT和肺功能检查。


曲霉在呼吸道和肺部感染或定植可引起多种临床表现,包括曲霉定植、ABPA、慢性肺曲霉病和侵袭性肺曲霉病。在本案例中,我们也充分考虑了上述曲霉相关疾病的鉴别诊断。慢性咳嗽、咯血、肺部结节或空洞性病变提示慢性肺曲霉病的可能性,尤其在慢性肺部基础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中需提高警惕。侵袭性肺曲霉病分为血管侵袭性曲霉病和气道侵袭性曲霉病,主要发生于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患者,如接受免疫抑制治疗、血液系统疾病或器官移植者,常表现为急性进展的肺部病变,影像学上可见“晕圈征”或“空气新月征”。此外,对于长期气道疾病患者,如支气管扩张症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需警惕曲霉定植的可能,其可能加重基础疾病,亦可能发展为侵袭性肺曲霉病。


分析本例患者首次诊疗中误诊的主要原因如下:一是该中年女患者既往体健,无呼吸系统慢性病史,无过敏史,既往病史中缺乏ABPA基础疾病易感因素;二是在支气管镜下钳取左主支气管“异物”后,因该异物质地坚硬且形似异物,未送病理检查,未能进一步明确其病理结构;三是对完全性肺不张的病因认识不够全面。支气管异物、支气管结核、支气管肿瘤等是导致肺不张的常见原因,而ABPA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中心性支气管扩张、不同程度的肺浸润及局限性肺不张,但以全肺不张为主要表现的ABPA病例较少被报道。因此,今后临床医师在遇到不明原因的全肺不张时,应将ABPA纳入鉴别诊断范畴,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用“全肺不张”“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病例报道”作为关键词进行中、英文文献检索,近10年关于表现为完全性肺不张的ABPA的病例报道并不常见[4, 5, 6, 7, 8, 9, 10],这些病例主要发生在女性患者,积极治疗后预后均较好。高密度黏液栓(high attenuation mucous,HAM)嵌塞主气管是引起该患者左肺全肺不张的主要原因。HAM由Goyal于1992年首次在ABPA中描述[11]。ABPA-HAM是ABPA亚群的一种特征表现,发生在20%的ABPA患者,是指在非造影胸部 CT上看到的比椎旁肌肉密度更高的黏液,在诊断ABPA中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35%和100%[2]。HAM亚型血清学检测值更高,且与频繁复发有关[12]。2024年ISHAM建议:HAM是ABPA特征性表现,即使其他所有标准都不满足,也可以证实ABPA的诊断[2]。HAM 嵌塞的确切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黏液干燥或黏液中存在钙和金属(如铁和锰)有关[13]。本文还报道了完全性左肺不张致急性呼吸衰竭作为ABPA初始临床表现的罕见性,这和Agarwal等[4]和Palaniappan等[14]报道的以急性呼吸衰竭为罕见表现的ABPA类似,但他们报道的致病菌是烟曲霉,本例肺泡灌洗液培养出来的是土曲霉。1992年日本学者报道了土曲霉引起的左肺完全性肺不张的ABPA病例[15]。土曲霉定植后引起血清烟曲霉特异性IgE升高,考虑土曲霉与烟曲霉存在交叉反应有关,Hassanzad等[16]也有类似报道。


ABPA自然病程变化很大,部分患者会频繁恶化。糖皮质激素是ABPA一线治疗方案中研究最多和使用最广泛的药物,是ABPA的基础治疗,而抗真菌药物是ABPA重要的辅助治疗[2,3]。泼尼松龙和伊曲康唑联合使用在减少1年时的病情加重方面略优于泼尼松单药[17]。对于恶化风险高的患者,两者联用可减轻症状、减少口服糖皮质激素的总用量,同时有助于降低血清tIgE水平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2]。本例的患者第二次出现症状恶化是在停药后8个月。Agarwal等[18]通过总结182例经糖皮质激素治疗ABPA的长期随访研究发现,ABPA恶化最常见于停止治疗后3年内,而治疗3年后不常见。患者年龄、女性、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支气管扩张的程度与ABPA频繁恶化有关,血清tIgE临界值下降20%和增加50%分别是判断ABPA治疗反应和加重的最佳预测指标。本例患者2020年11月之后的血清tIgE水平明显降低,在400~500 kU/L,偶有600~800 kU/L,未恢复到正常水平,患者因为经济原因又担心反复恶化加重,迄今仍口服泼尼松片5 mg/d维持。根据2024年ISHAM指南建议[2],对于这类治疗上依赖的ABPA,可以考虑长期口服伊曲康唑、雾化吸入两性霉素 B 脱氧胆酸盐或使用生物制剂[2,19]。


早期识别全肺不张型ABPA和恰当的治疗对于预防其不可逆的并发症至关重要。本病例通过6年临床随访,发现早期内镜下吸取高密度黏液栓能迅速缓解ABPA患者的呼吸衰竭,但不能有效治愈ABPA。通过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真菌治疗规范治疗,可以防止ABPA远期并发症如严重气流受限、肺不张、侵袭性肺曲霉病及肺纤维化等,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略)


作者:胡安美 焦家岩 戴广标 罗琼 董敬军 关巍;第一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通信作者:关巍,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引用本文:胡安美, 焦家岩, 戴广标, 等. 左肺完全性肺不张为首发表现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1例[J].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25, 48(7): 661-665. DOI: 10.3760/cma.j.cn112147-20250113-00032.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原链接戳:【病例报告】左肺完全性肺不张为首发表现的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1例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