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教授团队《CMJ-PCCM》发文:慢阻肺病急性加重患者具备这两大风险信号,临床医生必须警惕合并真菌感染!
来源: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英文版 08-2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是临床治疗中的棘手难题,其早期识别困难,未及时治疗常导致不良预后。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陈燕教授团队长期致力于慢阻肺相关临床特征及发病机制研究。为明确AE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病原分布与临床特征,近日,陈燕教授团队在《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上发表题为“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fungal pathogens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 retrospective study”的论著,其结果揭示了AECOPD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关键病原体分布、临床差异及主要风险因素,为临床早期识别和干预提供了重要依据。



1、研究设计


该研究为一项回顾性研究,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AECOPD合并真菌病原体阳性患者158例,纳入流程如下:




研究团队收集AECOPD合并真菌病原体阳性患者相关临床数据,将其分为真菌感染组与真菌定植组,并采用1:1倾向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方法平衡两组基线特征以确保结果可比性。


2、病原体分布特点


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占据主导地位:


(1)研究发现,在395例真菌病原体阳性样本中白色念珠菌是最常见的病原真菌,占比高达41.5%(164/395)。

(2)其次为曲霉菌,占比23.5%(93/395)。



3、感染组与定植组的临床差异


经PSM匹配后(每组34例),研究揭示了两组间的关键差异:


(1)炎症指标更高:感染组患者血清降钙素原水平显著高于定植组(P = 0.003)。


(2)营养/免疫状态更差:感染组患者白蛋白/球蛋白比值显著低于定植组(P = 0.047)。



(3)治疗负担显著加重:感染组患者抗生素使用时间更长(P=0.002);感染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延长(P<0.001)。


(4)诊疗方式差异明显:定植组患者接受无创机械通气的比例更高(P = 0.013);感染组患者接受支气管镜检查的比例显著高于定植组(P = 0.003)。



4、支气管镜与抗生素使用时间被确认为关键风险因素


通过多变量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团队锁定了影响AECOPD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两个独立危险因素:


(1)支气管镜检查(OR: 1.350, P=0.034)


(2)抗生素使用时间(OR: 1.318, P= 0.004)



5、小结


我们的研究明确了白色念珠菌和曲霉菌是AECOPD患者中最常见的真菌病原体。虽然真菌感染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缺乏高度特异性,但研究识别出两个关键风险信号:接受过支气管镜检查以及较长时间的抗生素治疗。这提示临床医生,对于具备这两项特征的AECOPD患者常规治疗效果欠佳时应高度警惕其存在肺部真菌感染的可能性,并考虑进行更积极的真菌病原学检测,以便尽早诊断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减轻医疗负担。本研究为优化AECOPD合并真菌感染这一临床难题的管理策略提供了重要数据支持,其成果对提升相关患者的诊疗水平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How to cite: Luo L, Liu L, Ma Y,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patients with positive fungal pathogens during 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study. Chin M J Pulm Crit Care Med 2025;3:111–119. doi: 10.1016/j.pccm.2025.02.007. 


作者介绍


通信作者:陈燕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临床流行病学和循证医学分会常委和循证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华预防医学会呼吸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学会慢性气道疾病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呼吸专委会慢阻肺学组副组长、中国健康与促进教育协会呼吸专委会慢阻肺学组组长、湖南省慢阻肺联盟主席、湖南省老年医学会慢病管理委员会主任委员,主持科技创新 2030——“四大慢病防治研究”重大项目子课题、国家实验室重点项目子课题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专项课题各一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5项,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90余篇,作为负责人研究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湖南省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第一作者:罗丽娟

医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气道疾病。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


供稿:陈燕;编辑:魏佩芳;审核:郝秀原


本文转载自订阅号「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英文版」

原链接戳:慢阻肺急性加重合并真菌感染:这两大风险信号,临床医生必须警惕!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