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推荐丨钟南山 王辰主审、瞿介明 曹彬 陈荣昌主编,《新冠肺炎防治精要》将可上线免费看
来源: 上海交大出版社 2020-04-06

推荐语


2020年1月底,新冠疫情在人们猝不及防中迅速进入肆虐暴发的态势,全国医务人员奋力抗疫,逆行而上。面对人们尚不能认清的新发疾病,一线医务人员急需专业的指导和交流。2月1日,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共同主办的直播「阻击新冠 权威在线」专业版在《呼吸界》紧急上线。至今,直播中的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感动于心。王辰、瞿介明、曹彬、陈荣昌……20多位全中国奋战一线的最顶级专家,在已经夜以继日的生死之战中,挤出万分宝贵的时间,为全国的医务人员讲座和答疑。我们清晰的记得:专家们有的刚刚结束重症病人的抢救后出舱,急忙把电脑架在病房的隔壁;有的深夜离开隔离病房伏案准备PPT到天亮;有的在开播前几分钟从会诊现场跑步赶回酒店……专家们疲惫的面容和嘶哑的声音常常让我们感动落泪。在直播讲座和交流中,专家们紧扣疫情变化的关键点和聚焦点,把最宝贵的经验和思考分享交流给大家。而在连线的另一端,同样是奋战武汉和全国各地的同行们,他们顾不上休息,如饥似渴的学习,他们对问题的探究同样成为这本书珍贵内容的一部分。深深感谢学协会、专家和广大医学同仁的信任和支持。根据直播视频文字整理的《新冠肺炎防治精要》预计下周三四即可上线免费看。


《新冠肺炎防治精要》

主审:钟南山 王辰

主编:瞿介明、曹彬、陈荣昌

ISBN:9787894242143

4月10日电子版正式上线



序言


己亥末庚子初,我国武汉地区短期内出现了多例以发热、咳嗽、乏力和(或)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现已确定该疾病由一种新的冠状病毒,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引起,该病也相应地被命名为2019冠状病毒病(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在疫情早期,COVID-19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救治方案和医护人员防护等方面的信息瞬息万变、纷乱芜杂,为此,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发起系列讲座,动态跟踪收集一线医护人员密切关注的问题,组织专家在《呼吸界》平台进行讲座和答疑。系列讲座共20讲,汇集了王辰院士领衔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领域专家,以及曾光教授等流行病、疾病控制等和本次疫情防控密切相关的其他专业领域的专家,累计60多万人次通过《呼吸界》平台观看了直播并进行问答互动,为国内抗击疫情提供了有力的学术支撑。


回顾国内抗疫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资料的积累,研究人员对COVID-19的了解日益深入和全面;相应地,医护人员采取的防控措施和诊疗方案不断调整完善,特别是发病率不同的地区有着各自防控特点,例如临床诊断标准在重点区域的使用、诊疗方案中加入病理表现等。为了真实再现我们对COVID-19的认识过程,并总结已有防控经验,本书以问答形式呈现系列讲座中的精华内容,并以讲座的日期顺序排列对一个问题在不同时间点的解答,以期能为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和读者提供借鉴。时至今日,我们对COVID-19的认识仍较为肤浅,新知识、新技术仍在不断丰富,而抗疫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这种对新发疾病尤其是具有重大社会经济影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的动态视角,相信也会对今后的防控工作有所启示。


值此成书之际,由衷感谢在抗击疫情百忙之中应邀参加系列讲座的诸位专家,感谢抗击疫情一线医务人员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感谢《呼吸界》直播平台的组织!没有一线的实践经验,没有研究的总结,没有讨论、交流甚至是争辩,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初步了解一个新疾病的全貌是不可能实现的!


鉴于本书由讲稿整理而成,学术的体系化和用语不免欠缺,而且部分观点仅代表当时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认识会有所变化。此外,成书时间紧迫,不免错讹,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王辰 瞿介明

2020年4月






主编简介



瞿介明


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党委书记,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副会长及上海医师协会呼吸分会会长,上海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前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副会长。



曹彬


医学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中日友好医院副院长,党委常委。目前兼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副院长。



陈荣昌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青中年专家。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届主任委员,现任深圳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阻肺学组组长/慢阻肺联盟主席,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




目录


第一章 呼吸道病毒感染与新冠肺炎 

1.呼吸道病毒感染性疾病常见吗? 

2.新型冠状病毒来源于何处?它与哪些野生动物可能有关? 

3.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有哪些? 

4.新冠肺炎的实验室检查方面有哪些需要给予特殊关注?

5.新冠肺炎的影像学特点有哪些? 


第二章 新冠感染的发病机制 

1.新冠肺部病变及其发病机制有哪些需要给予特别关注的方面?

2.新冠肺炎在病理上有哪些表现和特征?病理改变给我们哪些临床提示? 

3.由病原体所激发的细胞因子风暴(CRS)在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中起了什么作用? 

4.关于病毒侵袭脏器以及病毒性感染中毒症 

5.新型冠状病毒与心脏损伤 

6.重症新冠肺炎患者还出现了哪些脏器或系统受累?


第三章 新冠感染的诊断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对确诊的意义何在?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的问题和对策? 

3.如何评价抗原或者抗体检测方法? 

4.什么是疑似病例?

5.何谓确诊病例? 

6.新冠感染如何进行临床分型? 

7.病例的发现与报告 

8.病例的排除 

9.如何看待新冠肺炎诊断体系中的“临床诊断”? 

10.在新冠肺炎的诊断中,如何看待基于核酸的检测和影像学检查的作用和地位? 

11.胸部CT在新冠肺炎”战疫”中发挥了哪些作用? 

12.在非重点区域的新冠肺炎诊断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13.新冠感染的鉴别诊断应注意哪些问题?

14.新冠肺炎如何同其他病毒性肺炎鉴别? 


第四章 新冠感染的治疗 

1.关于治疗场所 

2.新冠感染的一般治疗 

3.如何实施氧气治疗? 

4.抗病毒治疗在新冠感染救治中的作用和地位是什么? 

5.目前如何评价α-干扰素? 

6.目前如何评价洛匹那韦利托那韦(克力芝)? 

7.目前如何评价瑞德西韦? 

8.目前如何评价阿比朵尔? 

9.目前如何评价利巴韦林? 

10.在本次疫情中,抗病毒药物临床研究的总体情况是怎样的? 

11.第一项抗病毒药物临床研究的候选药物--洛匹拉韦/利托那韦是怎样被锁定的? 

12.洛匹拉韦/利托那韦临床研究设计有什么特殊? 

14.为什么会选择瑞德西韦进行新冠临床研究? 

15.在本次疫情中,如何设计抗病毒药物临床研究的研究终点? 

16.我国的瑞德西韦研究方案和美国方案有差异吗? 

17.现在的临床研究都没有涉及特别细节的临床问题,应该怎么来看待这个事? 

18.如何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 

19.如何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20.如何科学看待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 

21.如何合理使用无创机械通气? 

22.如何实施有创机械通气? 

23.如何评价ECMO的治疗价值? 

24.如何实施ECMO? 

25.如何看待恢复期血浆治疗? 

26.如何看待细胞因子靶向治疗? 

27.胸腺肽有用吗? 

28.抗凝治疗

29.重症、危重症病例的治疗原则 

30.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呼吸支持和呼吸治疗师

31.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 


第五章 新冠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1.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是什么?关于气溶胶传播的问题如何解释? 

2.本次新冠疫情的流行病学上有什么特征? 

3.本次新冠感染和SARS、MERS有什么区别? 

4.如何判断流行病学史? 

5.关于疫情防控的要点和经验 

6.全球疫情进入了新阶段,您觉得是什么原因? 

7.从流行病学的角度来说,病毒变异会不会影响传播?会不会出现二次高峰? 

8.流感监测与新冠检测? 

9.临床与疾控部门的沟通方面,有什么可以改进的? 

10.如何提高疫情的早期预警? 

11.在疫情早期时,为什么要核酸阳性才收治并集中管理患者?而不是沿用SARS时的经验,即临床诊断即隔离收治? 

12.临床医生如何参与抵御一个新发的或者再发的呼吸道传染病? 

13.如何解读医疗机构内新冠防控技术指南? 

14.新发的呼吸道传染病来临的时候,如何防止医护人员感染,做好医护人员防护? 

15.医务人员如何使用防护用品? 

16.医护人员如何正确使用口罩? 

17.手卫生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18.关于手套的使用 

19.关于护目镜和防护面罩/防护面屏的使用 

20.关于隔离衣和防护服 

21.关于诊区管理 

22.关于消毒用品的选择 

23.进入和离开隔离病区穿戴防护用品程序应注意哪些? 

24.关于消毒方法 

25.新冠感染疫情中,医院感染控制存在哪些难点? 

26.针对新冠病毒肺炎疑似患者医疗照护期间的感染预防与控制原则有哪些? 

27.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的接触和飞沫传播应该如何采取防护措施? 

28.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的气溶胶传播应采取哪些防护措施? 

29.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疑似患者的潜在诊治医疗单位,应该采取哪些行政措施? 

3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实验室样本应该怎样采集和处理? 

31.从院感防控的角度,开放气道患者应如何管理? 

32.对患者的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 

33.如何全面做好院内感染控制? 

34.基层医护人员在新冠感染防控期间起到了什么作用? 

35.在新冠感染中,基层防控有哪些要点? 

36.如何充分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基层防控工作? 

37.新冠病毒肺炎流行期间疫苗接种建议 

38.关于疫苗


第六章 科学认识与控制新冠感染 

1.如何科学地认识2019冠病毒疾病?

2.呼吸道病毒感染临床能力提高和研究展望

3.为何需要有序开展临床研究?

4.为什么说“呼吸病学和危重症医学捆绑式发展”的学科发展格局对于应对疫情至为重要?


附录:20讲日程表 






本文内容来自公众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ID:sjtupress)






本文完
排版:Jerry
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