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幸运与你相遇“|中国呼吸学科基因改造工程进行时(九)
来源: 呼吸界 2017-04-20

“在这近2年的PCCM培训中,通过大量的病例讨论、学习与操作,我从一个迷茫的菜鸟,到双翼已逐渐丰韵起来。”这是广州呼研所PCCM学员的心里话。


广州呼研所是全国第一批12家PCCM参与单位之一。2015年招收第一批学员2名,2016年招收第二批学员1名。每一位学员都有一名正高级别的导师负责指导临床工作和学习。在培学员秉承“奉献、开拓、实干、合群”的南山精神,严格按照PCCM培训的要求进行轮转,累积病例及操作,并参加相关的病例讨论和专题讲座。2016年年底PCCM项目顾问乔人立教授来呼研所指导工作,肯定了我所的PCCM培训成效。参照PCCM培训内容要求,考虑到学员可能存在的短板,我们还安排学员到专科医院(胸科医院、职防所)轮科,以加强对肺结核及职业病的认识。


院内PCCM教学病例讨论图


为提高PCCM学员的理论水平,我们完善了每周的业务学习,除了常规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相关讲座,邀请院外专家讲授“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诊治”、“尘肺的诊治”等专题,还涵盖了影像学、变态反应学、细菌学和病理学等内容,胸部影像学的系列培训更是热门,吸引了全所住院医师、进修医师及研究生前来听课,把影像学办公室挤得水泄不通,最后只能改为大课室授课,并且分批报名,一课两讲。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脚踏实地,才能有明天的成功。希望有越多越多的年轻医师加入到PCCM培训中来。


学员心语


2015届学员李少强:我有幸成为广州呼研所第一批PCCM学员。在这近2年的时间里,逐渐理解了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师培训的理念。同时在与国内其他年轻学员的交流中看见了自己的不足及亟待改善的地方。所里各级老师严格按照PCCM培训要求对我们的临床工作进行指导和监督。总的来说,加入PCCM培训我的临床操作及思维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除了完成培训要求的量化操作,目前初步具备了独立诊治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及抢救危重症病人的能力。相信在高效、严谨、严格、规范化的培训下,一定能让我们在呼吸与危重症领域继续提高。


2015届学员郭文亮:在这近2年的PCCM培训中,通过大量的病例讨论、学习与操作,我从一个迷茫的菜鸟,到双翼已逐渐丰韵起来。每一次病例讨论,都令我受益良多,大家各抒己见,思维火花的碰撞让我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主持病例讨论更能提升自己的沟通表达能力、总结病例特点能力和查阅文献能力。PCCM培训,很幸运与你相遇。希望你能散播到中国的每个角落并传承下去。


2016届学员苏小芬:加入PCCM专科培训的心情是矛盾的,让人既兴奋又害怕,兴奋能学到更多的、更规范的医学知识;同时又是担忧的,害怕自己的精力、能力不能胜任这份培训工作。怀着激动忐忑的心情开始了我的PCCM专科培训之旅。在这8个月的培训中,规范了临床轮转时间、操作技能及教学活动。每周参加PCCM团队微信群的病例讨论、钟南山院士主持的全院大查房,及PCCM学员主导的病例讨论,使我的临床思维、英文水平及个人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熟练掌握PCCM培训要求的各项操作


工作之余,有幸至北京参加PCCM明道讲坛及香港参加国际性睡眠高级课程培训,与各大医院老师及学员们互相学习交流,开阔了思维和视野,同时也看到了自己的差距,受益匪浅。希望我能圆满完成PCCM培训,成为一名优秀的PCCM专科医师。



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