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空中转运开启重要时刻—北京五环内最大立体停机坪启用纪实
来源: 呼吸界 2017-08-29

导语

今天下午15时许,北京市红十字会999急救中心和北京市急救中心的两架直升机相继从中日医院顺利起飞,中日医院立体停车设施暨停机坪正式启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日医院王辰院长介绍,这是距离北京市中心最近的医疗救援平台,是五环内最大的立体停机坪,而且24小时可以用于急救。他称,这一举措是“顺时而出”,是急救空中转运的重要时刻,空中急救转运系统的建立将极大地增强对危重症患者的收治能力,将危重症患者的收治范围拓展至方圆500公里甚至更远的范围,使更多的危重症患者得到更及时的治疗。



【视频】中日医院空中转运


停车难交通拥堵加剧患者看病难


很多到中日医院看过病的患者都知道,和北京其他一些大医院一样,中日医院门口的车水马龙,是堵车的“车”。事实上,在许多大医院,随着医院门急诊量的不断增长,患者停车需求与院内及周边车位供给不足的矛盾日益凸显,造成医院门口及周边道路交通严重拥堵状况。



然而,对于医疗救治来说,很多时候时间就是生命。王辰院长指出,拥堵是对危重症病人的救治造成重大影响的突出问题,很多病人不是误在医疗技术上,而是误在时间上。立体停机坪和立体停车设施的启用,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正是为了缓解停车难问题,缓解医院周边道路交通拥堵状况,同时也为了打造立体化救援体系,今年3月20日,立体停车设施在医院(本部)南侧大停车场原址破土兴建。


停机坪具备的几大优势


停车只是小CASE。停车设施顶层的直升机停机坪才是大亮点,这可是立体化救援体系的要素。用王辰院长的话来说,停机坪建设上可以说是得天独厚,首先是医院的地理位置上,是离市区最近的可用的专业化停机坪,地面、空运条件有利;其次,医院有坚实的技术实力,医院的急诊学科、ICU以及和急救相关的学科(如呼吸与危重症科等),都是比较强大的学科,急危重症的救治能力是很强的。第三,在施工设计上,停机坪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钢结构的网架支撑,最大承载重量为8吨,设计可起降为机型全尺寸为17米及以下,最大起飞重量8吨以内的全部直升机,结合目前北京地区的医疗救援直升机型,可停放北京999急救中心H135,北京120急救中心BELL407和BELL429,北京警航总队AW109.AW139等全部机型。直升机转运病患到达停机坪后,担架车可通过连廊直达停车楼电梯,再由专用的紧急通道直达手术室急救。而且,停机坪还配备了专业的助航导航照明系统,即使在夜间也能保障直升机安全起降,实现停机坪全天24小时随时启用。


【图】北京120急救转运机


【图】北京999急救转运机 


中日医院已完成多名呼吸衰竭患者城际间转运


停机坪的启用标志着中日医院成为航空救援基地医院,成为国家突发应急航空救援提供专业技术支持和医疗照护的“第一站”。而在医疗技术保障上,中日医院可以说是经验丰富。中日医院地处北京绝对禁飞空域以外,也是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中央本级单位,依托中日医院呼吸专科医联体,建立了以中日医院为区域中心,医联体医院为航空转运网络医院三位一体的地面-空中立体转运模式。自去年8月开展首次航空医疗转运以来,已完成多名呼吸衰竭患者的城际间转运,并在今年5月还通过固定翼飞机结合地面救护车,立体转运了1名需ECMO支持的呼吸衰竭的患者,为危重症患者赢得宝贵的救治时间。


空中急救转运系统将更便捷化规范化国际化


空中转运是国际急救实践的一个便捷有效的方式方法,但国内目前因为航线、航路等因素,仍处于较为滞后状态。随着中国低空空域开发以及航空医疗救援体系的逐步完善,直升机凭借其机动灵活、高效快捷的特点,打造出一条空中绿色救援通道,为病患争取出宝贵的黄金抢救时间。直升机停机坪是空中转运的重要一站,可以实现空中固定翼飞机、直升机转运的有效接力。

在启动仪式上,国家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局焦雅辉副局长指出,我国目前对紧急医学救援有很大需求,中日医院是医疗机构里的“国家队”, 要探索出成熟的模式。而中日医院立体停车设施的启用,标志着该院“标准化空中医疗应急走廊”正式开通,这是中日医院探索建设空中医疗救援基地迈出的重要一步,对建立空、地联合急救体系,加强空中医疗救援队伍、设施设备标准化建设,打造立体化救援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中日医院重点在培训专业急救团队、完善空、地救援衔接流程、探索多样服务模式等方面上加大力度,力争使医院乃至首都空中医疗救援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王辰院长还指出,停机坪是灾难医学的重要分支与环节,航空医疗救援是指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以及救治急重疑难病人时,凭借其快速高效、灵便多用、受地理空间限制少等优势,将伤员转运到具有较高救治能力的医院。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采用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可以提高25%的生还率。因此,随着航空医疗救援需求不断增长,为进一步缩短急救反应时间,中日医院顺时而出,着手兴建医疗救援专用停机坪。下一步,医院将继续加强国家紧急医学救援队队员空中救援能力的培训,加强演练与实战,切实提高中日医院的航空救援能力,为京津冀医疗一体化和协同发展、2022年冬奥会医疗救援做好充分准备。

除了承担收治空中转运患者的任务外,中日医院还希望通过与999急救中心和北京市120急救中心的空中救援合作,扩大医疗救治范围,充分保证患者得到及时、高效的救治。空中急救转运系统将更加便捷化、规范化及国际化。希望未来医院能够成为医学救援的“圣地”,以更好地造福患者、回报社会。


新增369个停车位 配备智能停车管理系

新打造的立体停车设施什么样呢?

小编现场探访后不会告诉你新停车场的地面光可鉴人,而是要告诉你:这里的主体是钢架结构,共有4层,内有369个停车位。这里采用自走式停车,配有先进的智能停车管理系统,——高清车牌识别系统,两个进口,四个出口,车辆进入无需取卡,出口时一体机显示屏及岗亭电脑自动显示收费金额,收费开闸放行。停车设施采用高清视频引导系统,入口处安装剩余车位显示屏,显示每层有多少余位,楼内每个车位安装视频探测器,检测是否有空位。

停车设施建成启用后,该院提供给患者的院内停车位达到520个,比建成前增加近53%,这将极大地缓解患者停车难问题和医院周边道路拥堵状况。

不过,小编还是建议您,尽量采取公共交通方式绿色出行。

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