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S首次亮相ERS世界村 中国呼吸学界正在走向世界
来源: 呼吸界 2017-09-16

导语


日前,在2017年欧洲呼吸学会年会(简称2017 ERS年会)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简称CTS)首次亮相ERS世界村展厅。现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工作秘书、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张清玲教授,受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陈荣昌教授之托,向与会者介绍了中国呼吸病学的发展趋势以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主题、历史、专业学组、立体式的发展谋略和布局等,引起与会者的热烈关注。今天将要点回顾如下:


张清玲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

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工作秘书

ERS“中国日” 同声翻译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分会

现任主任委员陈荣昌教授(右三)

副秘书长代华平教授(右四)

工作秘书刘亚君主任(左二)

青委副主任委员宋元林教授(右二)

青委委员张静副教授(右一)在CTS 展台


演讲首先介绍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宣传主题是:呼吸与共,薪火相传,大道同行,公正昌明,进取创新,协作共赢。同时阐述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的宗旨:团结全国从事呼吸病学相关领域的科研、治疗和预防的医学科技工作者,积极参与呼吸系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改善呼吸系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其次,演讲介绍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37年发展历史,从1980年至2017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共历经十届委员会, 各届呼吸分会主委分别为穆魁津教授、罗慰慈教授、朱元珏教授、钟南山教授、刘又宁教授、王辰教授、第十届现任主任委员陈荣昌教授和第十届候任主任委员瞿介明教授。在一代代呼吸学人的努力推动下,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愈发成熟壮大。



第三,演讲讲述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目前设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癌、肺栓塞与肺血管疾病、感染、呼吸危重症医学、间质性肺疾病、睡眠呼吸障碍、哮喘、烟草病学、介入呼吸病学、呼吸治疗等11 个专业学组。多年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召开了一系列学术年会、专题会议,积极承办国际学术会议和组织出国参加国际上的学术交流,推动了呼吸学科的整体发展。


第四,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经过历届主委和委员会的共同努力,逐步完善了呼吸学科立体式的发展谋略和布局。从2011-2017年在全国年会层面每年拟定一个年度工作主题,突显学科发展方向,学会工作要点。在全国范围引起积极响应,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现代呼吸病学基本格局的形成。2017年即将在福州召开的第十八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主题是:“推动呼吸学科与结核病防治的历史性回归”。


第五,强调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与国际组织间的合作,如与欧洲呼吸学会签订合作协议和合作备忘录、启动CTS-ACCP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专科医师联合培训项目、召开CTS-CHEST 联合PCCM 专科医师培训试点项目工作会议等。


随后,演讲还重点提及由CTS组织制定的并在《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的指南和共识。CTS举办的公益活动—控烟日活动、世界哮喘日活动、世界慢阻肺日活动等。控烟日活动——向每个烟民及其家人宣传吸烟不但严重影响自身及他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自身死亡,同时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空气污染和垃圾处理问题,大大降低了中国国民的健康素质及带来一系列环境问题;世界哮喘日活动——是让患者及家属加强对哮喘现状的了解,增强患者及公众对该疾病的防治和管理;慢阻肺日活动——帮助人们提高对慢阻肺的认识,改善慢阻肺诊断不足和治疗不力的现状。


最后,演讲讲述了中国呼吸病学的发展趋势。以国家呼吸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为核心,推动基层呼吸联盟、呼吸专科医联体和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中心-分中心的建立,着力建设大型、基本、规范、共享、安全的国家数据库平台,推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临床与研究能力走向国际先进行列。同时介绍了具国际影响力的中国SCI 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Chinese Medical Journal)和«胸部疾病杂志»(«Journal of Thoracic Disease»)。这两本代表性的杂志,将中国呼吸疾病研究成果传递到国际,其影响力和影响因子也在不断增长。


现任主任委员陈荣昌教授最后对张清玲教授的演讲进行了总结:纵观CTS的37年的辉煌历史,我们相信在各位呼吸达人的共同努力下,中国呼吸会走得更远、飞得更高。


致谢:本次CTS活动受到ERS区域代表(中国)史晓文博士团队的大力协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作者介绍


张清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主任医师

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工作秘书


刘亚君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工作秘书


1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