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语
对于呼吸人来说,2019年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年初,首届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召开、PCCM专修、单修系列标准及首批基地名单发布、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成立,到了年末,内蒙古出现肺鼠疫疫情,武汉群发「不明原因肺炎」,呼吸人的专业和担当再次展现在社会、医学界面前,还有特别引人关注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新一届委员会产生……等等。做为一起参与、见证这些事件的呼吸同道,您认为哪些是您心中重要的十件大事?
事件详情请看后文,投票以发生时间为序
2019年呼吸界十大事件评选(多选)
1、PCCM专修、单修系列标准及首批基地名单公布
2019年1月,首届中国呼吸学科发展大会上,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中国呼吸专科联合体联合发布了PCCM专科医师规范化进修(简称专修)及MICU/RICU、肺功能检查、呼吸治疗、呼吸康复、睡眠呼吸医学、介入呼吸病学等六项PCCM专科单项规范化进修(简称单修)的基地认定办法及培训方案,同时公布了首批73家专修基地及262家单修基地名单。
2、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成立,中国呼吸病学领域一国家级研究基地正式建立
2019年1月20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呼吸病学研究院成立仪式在中日医院举行,中国呼吸病学领域一国家级研究基地正式建立。呼吸研究院是中国医学科学院依托院外单位建设的首批研发机构之一,将在中国医科院的统筹部署下,依托中日医院开展建设工作。
3、Chest杂志发表国人多中心研究数据:揭示我国VTE的预防现状和疾病负担
2019年1月,王辰、翟振国教授团队在 CHEST 发文揭示内科和外科住院患者VTE风险特征和预防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的预防率显著低于国际研究结果,本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医院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疾病风险和预防现状。2019年2月,时隔一月,CHEST杂志再次发表关于中国人群肺栓塞与深静脉血栓形成近十年的流行病学大数据。基于住院患者数据的VTE人群患病率从2007年的3.2/10万人上升到2016年17.5/10万人,PE患病率从1.2/10万人增加至7.1/10万人。但PE住院病死率从8.5%降低到3.9%。
4、《柳叶刀》发表的大规模流行病学研究首次明确: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人数为4570万
2019年6月21日6时30分(北京时间),国际权威医学期刊《柳叶刀》发表我国学者完成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 Study)的另一项重要成果,揭示了我国哮喘的流行状况,明确我国20岁及以上人群哮喘患病率4.2%,患病人数达到4570万。
5、黄绍光、赵鸣武、陈文彬、刘又宁获呼吸医师终身成就荣誉
2019年6月27日,在2019CACP开幕式上,中国医师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授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黄绍光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鸣武教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陈文彬教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刘又宁教授「呼吸医师终身成就荣誉」。
6、同《健康中国行动》共呼吸——致公众与呼吸界倡议书在CTS2019上发出
2019年9月5日,在CTS 2019开幕式上,《健康中国行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主题推进活动启动,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王辰院士代表健康中国行动推进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宣读致公众与呼吸界的倡议书:同《健康中国行动》共呼吸。
7、《中国肺结节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发布
2019年9月20日,历时一年半,《中国肺结节病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发布。这是继1989年结节病诊断与治疗方案后,国内近30年后提出的关于肺结节病的诊断、治疗方面的专家共识,旨在提高临床医生对肺结节病的认识水平,规范我国肺结节病的临床诊治,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8、15个区域联盟,51家认证中心,620家建设单位——全国VTE防治项目推进实施
2019年10月13日,全国肺栓塞和深静脉血栓形成防治能力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已有620余家单位报名参加,覆盖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认证产生9家达标单位,42家优秀单位;在全国10家优秀单位举办了两期参访交流班,来自全国300余家医院的共计700余人次报名参加;北京、上海、四川、重庆、贵州、陕西、浙江、江苏等15个省市自治区成立了VTE区域联盟。
9、首个全球防控慢性呼吸病行动宣言《北京宣言》在京发布,第十三届全球防治慢性呼吸疾病联盟大会在京召开
2019年10月26日,在京召开的第十三届全球防治慢性呼吸疾病联盟(GARD)大会上,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院校长、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王辰院士代表GARD宣读并发布了《国际肺部健康促进行动北京宣言》。这是首个全球防控慢性呼吸病行动宣言。13年前,由30余个国家、80余个学术机构共同组成的全球防治慢性呼吸疾病联盟(GARD)在中国成立。
10、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在京成立
2019年11月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在北京发起成立「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分会」。分会的创始成员包括40个城市87家医学中心。覆盖内地全部省会城市及人口超过1000万的城市,以罕见病注册登记网络医院和卫健委罕见病诊疗协作网医院为主要组成,并包括2家研究院所。中国罕见病联盟呼吸病学会主任委员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徐凯峰担任。
11、肺鼠疫疫情再次引起大家对肺鼠疫和呼吸道传染病的关注
2019年11月12日深夜,内蒙古锡林郭勒盟卫健委和北京市朝阳区卫健委联合发布信息称: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2人经专家会诊,被诊断为肺鼠疫确诊病例。目前患者已经严格隔离,并得到了妥善救治。中国疾控中心专家次日表示,由国家级专家及北京市专家组成的医疗专家组正在对两名患者进行积极救治。
12、2019年国家医保谈判药品准入结果公布,11种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入榜
2019年11月28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完整版的2019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目录中共收录药品2709个。与2017年版相比,调入药品218个,调出药品154个,净增64个。此次医保谈判准入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将有诸多改变。
13、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及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
2019年12月3日,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根据《“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设置规划》及《“十三五”国家医学中心及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实施方案》有关要求,进一步完善呼吸医疗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优化呼吸医疗资源区域布局,推动提升区域呼吸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助力实现区域分开,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设置标准》和《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设置标准》。包括基本要求、医疗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
14、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呼吸内科和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2019年版)》
2019年12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呼吸内科和产科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供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相关专业质控中心和医疗机构在医疗质量管理与控制工作中使用。这是2015年发布6个平台专业的质控指标之后,首次发布的包括呼吸的2个临床专业的质控指标。这次公布的质控指标包括社区获得性肺炎,慢阻肺急性加重和急性肺栓塞。
15、新一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会产生:瞿介明当选主委,曹彬当选候任主委
2019年12月6日,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换届选举大会在京举行,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产生。来自全国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委员参加会议。在换届选举会议中,全委会成员通过投票选举产生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一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院长瞿介明教授成为新一届主任委员,曹彬任候任主任委员,陈良安、李为民、沈华浩、李时悦任副主任委员。23名常委和68名委员产生。
16、武汉群发不明原因肺炎,再次警示社会和医学界呼吸道传染病的危害
近期部分医疗机构发现接诊的多例肺炎病例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市卫健委接到报告后,立即在全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与华南海鲜城有关联的病例搜索和回顾性调查,目前已发现27例病例,其中7例病情严重,其余病例病情稳定可控,有2例病情好转拟于近期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