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杂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MJ-PCCM)作为一本新的英文医学期刊,同时也是《中华医学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 CMJ)的第一本子刊,于今年6月份上线并出版了第一期!
《中华医学杂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是一本经同行评议的开放获取期刊,旨在发表呼吸与危重症医学各个领域的高质量临床和基础研究论著、综述和评论等类型的文章。该期刊为全球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相关领域的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了一个国际平台,展示前沿的原创研究、深刻的科学观点和先进的学术评论,并促进、分享和讨论这些领域的新进展。
欢迎大家在线浏览期刊的精彩文章,同时欢迎大家积极投稿!
期刊主页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journal/chinese-medical-journal-pulmonary-and-critical-care-medicine
期刊主编王辰院士在第一期上亲笔撰写了社论《Calling for improved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n China and beyond》,内容精彩,鼓舞人心。为了方便大家阅读,将全文翻译如下:
传染性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给患者本人和整个卫生系统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例如,下呼吸道感染就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过去二十年中新发现的几种病毒尤其令人担忧,例如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ARS-CoV)、2012年的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Middle Eastern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MERS-CoV)和2019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 SARS-CoV - 2),以及不断冒出的流感新毒株,例如2009年的H1N1等等。此外,结核病仍然对全球呼吸系统健康造成重大威胁;据2020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WHO)的一份报告称,结核病在全球造成的死亡人数超过了任何其他传染病。
与此同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哮喘和肺癌,也对人口健康和社会福利构成了越来越大的挑战。2015年,全球估计有1.745亿成年人患有慢阻肺病,其中9990万中国成年人通过测定肺功能确诊。此外,约39.8%的慢阻肺病患者每日都出现相关症状,如呼吸困难和喘息。2012-2015年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4570万中国成年人被发现患有哮喘,其中1310万人出现了气流受限。还有,肺癌已经成为了全球和中国癌症死亡的主要原因。
呼吸系统疾病除了对人类健康和寿命造成危害外,还会给经济带来沉重负担。根据2023年的一项研究显示,预计在2020年至2050年期间,慢阻肺病将给全球人口造成4.3万亿美元(按照2017年的价格)的负担。在所有国家中,慢阻肺病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最大,约占全球总损失的32%。此外,气管、支气管和肺(tracheal, bronchus, and lung, TBL)癌症在所有癌症中造成的经济负担最高,达到3.9万亿美元,占全球癌症经济负担的15.4%。中国同样如此,TBL癌症造成的经济负担比任何其他种类的癌症都要大。
为了减轻呼吸系统疾病造成的健康和经济负担,必须处理现有的危险因素。吸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中国是世界上吸烟人口最多的国家,2018年15岁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为26.6%。事实上,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中国烟草相关的发病率(以伤残调整生命年计算)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空气污染也是另一个重要的危险因素。2006-2010年,中国年均颗粒物浓度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水平20μg/m3的5倍。2015年,中国因空气污染而死亡的人中,有33.6%死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国快速的人口老龄化是另一个无法改变的危险因素,因为衰老会导致肺部和呼吸道受损。
显而易见,在中国,想要充分解决呼吸系统疾病的负担存在许多挑战。然而,对这一紧迫问题的重视却远远不够。尽管慢阻肺病在中国的患病率很高,但最近的研究显示,只有不到3%的用肺功能诊断的慢阻肺病患者能意识到自己的病情,这一数字远低于类似研究中的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分别为44.7%和36.7%)。此外,在研究中国慢阻肺病照护效果方面,还存在明显的研究缺口。这个缺口和慢阻肺病的诊断不足反映了卫生系统对慢阻肺病的重视不够和对患者协同照护的不充分。
为了应对全球呼吸衰竭和呼吸系统传染性疾病的高发病率,以及与人口老龄化相关的重症监护需求的增加,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PCCM)作为一个专科出现。作为一门相对较新的学科,危重症医学是在1952年哥本哈根脊髓灰质炎流行期间发展起来的,当时通过细致的气道管理和使用正压通气使呼吸肌麻痹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降低。为了解决住院患者中急性呼吸系统疾病日益增加的问题,将危重症医学与呼吸医学整合起来非常必要。
在发达国家,已经有了一些关于PCCM的公认的期刊,例如美国的《美国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杂志》。然而,在发展中国家,例如中国,需要一个自己的平台来传播与PCCM相关的研究和讨论与PCCM相关的卫生保健问题。《中华医学杂志》(Chinese Medical Journal, CMJ)创刊于1887年,发表国内外医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和技术进展的经同行评议的文章。《中华医学杂志呼吸与危重症医学》(Chinese Medical Journal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CMJ-PCCM)成为《中华医学杂志》的第一本子刊,展现了我们致力于加强PCCM及相关领域发展的决心。我们很自豪能够参与创刊,并希望能为呼吸医学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创造一个建设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最终为提高医疗水平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略)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772558823000105
引用本文:Wang C, Hao X, Chen S. Calling for improved pulmonary and critical care medicine in China and beyond. Chin Med J Pulm Crit Care Med. 2023;1(1):1-2.
作者:谢宇 熊维宁;单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本文完
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