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语
今天,《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8年版)》(以下简称《基药目录》2018版)于全国正式实施,新版目录从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值得关注的是,呼吸疾病相关药物方面新增了20余种,这些药物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慢阻肺、支气管哮喘、肺栓塞、肺癌等防治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卫健委官网截图
一、《基药目录》2018年版较《基药目录》2012年版的变化
1、增加了品种数量
由原来的520种增加到685种,其中西药417种、中成药268种(含民族药),能够更好地服务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推动全面配备、优先使用基本药物。
2、优化结构
突出常见病、慢性病以及负担重、危害大疾病和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基本用药需求,注重儿童等特殊人群用药,新增品种包括了肿瘤用药12种、临床急需儿童用药22种等。
3、进一步规范剂型、规格
685种药品涉及剂型1110余个、规格1810余个,这对于指导基本药物生产流通、招标采购、合理用药、支付报销、全程监管等将具有重要意义。四是继续坚持中西药并重,增加了功能主治范围,覆盖更多中医临床症候。五是强化了临床必需,这次目录调整新增的药品品种中,有11个药品为非医保药品,主要是临床必需、疗效确切的药品。
二、《基药目录》2018年版与《WHO基本药物示范》第20版
为实现全球基本药品的可及可担负,缩小地区间在药品获得方面的差距,满足全球基本医疗需求,WHO于1977年始颁布《基本药物示范目录》。由于全球疾病谱不断变化,WHO每2年对其进行一次更新,去年颁布第20版。从版本更新的变化中可以看出,抗肿瘤药、抗生素等是目前调整较大的部分。《WHO基本药物示范》的权威性及科学性引导各国调整基本药物。
我国新版目录的制定也参考了《WHO基本药物示范》第20版,但不拘泥于此,比如在呼吸系统用药方面,《WHO基本药物示范》第20版提到了布地奈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异丙托溴铵、沙丁胺醇,但没有涉及丙酸氟替卡松、噻托溴铵、茶碱类,而我国新版目包含这两种药品。此外,《WHO基本药物示范》第20版未涉猎化痰药及镇咳药,而我国新版目录均涉猎。这种差异由我国国情决定。
三、《基药目录》2018年版与《医保目录》2017版
《基药目录》2018版是最新版的适应基本医疗卫生需求、剂型适宜、价格合理、能保障供应、公众可公平获得的药品目录,其旨在保障全体居民的身体健康以及药师、医务人员、全体居民的药物可及性、促进医疗保险体制改革。《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以下简称《医保目录》2017版)是最新版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准予支付的药品目录,其旨在保障职工医疗用药、合理控制药品费用、减轻医疗保险基金的支出负担。
两者既有共性,也存在差异。两者在安全有效、成本效益比方面无明显差别,但《基药目录》在「防治必需、保障供应、优先使用」方面属性更强。不同之处在于《医保目录》主要针对纳入医疗保险的居民,而《基药目录》则针对全体居民。其次,《医保目录》主要是控制医保费用,《基药目录》控制的是药品费用。
在双方联动方面,一是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医保部门按程序将符合条件的基本药物目录内的治疗性药品优先纳入医保目录范围或调整甲乙分类;二是完善采购配送机制,医保经办机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及时向医疗机构拨付医保资金,医疗机构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及时结算货款;三是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健全医保经办机构与医疗机构间「结余留用、合理超支分担」的激励和风险分担机制。通过制定药品医保支付标准等方式,引导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合理诊疗、合理用药。
四、《基药目录》2018年版呼吸系统疾病有关药物的更新
新增药物名称:
抗细菌药:新增米诺环素、莫西沙星;
抗真菌药:新增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卡泊芬净;
抗病毒药:新增更昔洛韦、奥司他韦、索磷布韦维帕他韦、替诺福韦二吡呋酯、重组人干扰素;
祛痰药方面:新增桉柠蒎、羧甲司坦、乙酰半胱氨酸;
平喘药方面:新增噻托溴铵、布地奈德、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抗凝方面:新增达比加群、利伐沙班、r-tPA;
肿瘤治疗方面:新增吉非替尼、伊马替尼、埃克替尼、利妥昔单抗、曲妥珠单抗、培美曲塞。
这些新增药物在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肺栓塞、肺癌等防治上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国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致残率、疾病负担较重,防控形势极其严峻。最新在《柳叶刀》上发表的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CPHS)显示,我国有近1亿的慢阻肺患者,40岁及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为13.7%。在呼吸领域专家的大力呼吁下,此次《基药目录》的更新使常见呼吸疾病的治疗和规范管理用药的种类扩大,从政策层面确保了呼吸疾病患者能够得到更新、更有效的药物治疗和更规范化的长期管理。
作者介绍
文戈弋
首都医科大学临床长学制呼吸专业研究生
杨汀
中日医院呼吸中心临床诊察部主任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跳转至卫健委官网下载《基药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