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陆续上市了多种新冠小分子抗病毒治疗药物,临床对其上市后的真实疗效和安全性的关注度也持续攀升,这些药物在特殊人群使用的安全性如何?指南对不同药物的推荐程度是否一致呢?本期内容将对以上临床中较为关注的问题进一步展开探讨。
本篇要点一览
❖ 相比RdRp抑制剂的遗传毒性,3CL蛋白酶抑制剂的遗传毒性均为阴性,且真实世界研究证实Paxlovid在妊娠新冠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效果
❖ 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易受长期/复发新冠感染的威胁,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证实,适当延长Paxlovid抗病毒治疗疗程、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帮助实现病毒的清除
❖ 多项真实世界研究证实Paxlovid对合并急性肾损伤和慢性肾脏病各阶段的新冠患者安全有效
❖ 国内外指南对新冠抗病毒治疗药物做了不同程度的推荐,其中Paxlovid获国内外新冠指南的一线推荐/强推荐
结合真实世界研究数据,Paxlovid在特殊人群中使用有相应的治疗优势,且安全耐受
近期一项纳入3169名医生的新冠认知调研结果显示,医生对于新冠重症高危因素的认知情况如下(图1):
图1. 认为该类人群易进展为新冠重症高危的医生占比(n=3169)
对于以上调研结果,看看专家如何评析……
不同类型的高危患者在临床诊疗中是否都需要积极进行抗病毒治疗呢?来听听专家的心得与感悟……
对于新冠特殊人群——妊娠患者而言,88%的医生愿意积极尝试抗病毒治疗药物。
图2 临床医生对于新冠特殊人群妊娠患者使用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情况(n=3169)
特殊人群的用药需求一直是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这些特殊人群包括孕妇、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合并疾病的患者等。由于他们的生理机能和免疫系统存在特殊性,因此在用药时需要更加谨慎。真实世界研究数据为特殊人群用药提供了有力支持和科学依据,有助于更加精准、安全地选择抗病毒药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Paxlovid)在特殊人群中也开展了多项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其在特殊人群中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表1 Paxlovid在老年人群和妊娠人群中使用的真实世界临床证据一览
从小分子抗病毒药物治疗妊娠新冠患者的药物安全性方面来看,Paxlovid治疗后症状完全缓解,且没有患者出现即时不良反应,也没有观察到胎儿或新生儿不良反应[3]。同时,Paxlovid的动物遗传毒性试验结果也均为阴性[5],而Molnupiravir基于动物研究结果,可能具有胎儿毒性,故不建议在孕期使用[6]。
从目前已上市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毒理研究结果中我们也能进一步看到3CL蛋白酶抑制剂的遗传毒性均为阴性,而大部分的RdRp抑制剂遗传毒性显示出阳性。
表2 小分子抗病毒药物的遗传毒性研究结果一览
除了老年患者和妊娠患者等特殊人群,Paxlovid在合并免疫低下、肾损伤等疾病的患者中也开展了多项真实世界研究,进一步为临床医生制定更为精准、安全和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表3 Paxlovid在免疫低下人群和肾损伤人群中使用的真实世界临床证据一览
对于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长期/复发的新冠感染给患者带来诸多负面影响,真实世界研究结果证实,适当延长抗病毒治疗的疗程、联合应用抗病毒药物,可有效帮助实现病毒的清除。此外,也有国外病例报道严重免疫功能低下的长期、持续新冠感染患者,在使用包括单克隆抗体、静脉注射瑞德西韦和长期口服类固醇治疗后,仍存在持续的进行性肺炎伴病毒血症,患者在使用 Paxlovid治疗20天实现临床治愈[16]。
对于合并肾损伤的新冠感染患者,无论是急性肾损伤还是慢性肾脏病各阶段,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均证实了Paxlovid在这些人群中抗病毒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关于特殊人群(如妊娠、肾功能不全、免疫缺陷等)应如何使用抗病毒药物,进一步听听专家的观点与建议……
国内外指南对新冠抗病毒药物做了不同程度的使用推荐,Paxlovid获国内外指南的一线推荐/强推荐
基于新冠抗病毒药物的关键临床数据和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国内外指南对新冠抗病毒治疗药物做了不同程度的推荐。
表4 国内外指南对新冠抗病毒治疗药物的使用人群推荐
此外,我国《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推荐意见》[21]中提到:针对高危人群在发病5 d内使用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和莫诺拉韦可预防转为重症(需要住院或死亡),已完成3针疫苗接种的患者使用莫诺拉韦获益较小,可优先选择奈玛特韦/利托那韦。对于重症患者,发病>5 d但新冠病毒核酸Ct值<30者,应用抗病毒药物仍可能有一定获益,尤其是针对未完成三针新冠疫苗接种患者,结合实际情况可延长给药时间一个疗程。
小结
Paxlovid上市后在全球开展了多项真实世界研究数据,研究结果证实其在特殊人群中使用有相应的治疗优势、安全耐受;获得了国内外指南的一线推荐/强推荐;是治疗新冠的抗病毒优选用药。
参考文献 (可上下滑动浏览)
1.许洁等. Emerg Microbes Infect.2022 Dec;11(1):2045-2054.
2.李轶等.Front Med (Lausanne). 2022 Sep 6;9:980002.
3.Alexandra Loza, et al. Obstet Gynecol. 2022 Sep; 140(3): 447–449.
4.William M. Garneau,et al.JAMA Network Open. 2022;5(11):e2244141.
5.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组合包装说明书.
6.https://www.fda.gov/media/155054/download
7.https://newdrugs.dxy.cn/h5/drugs_description/rDb0bVmepepmFYhaaAaY629gplsplswg==
8.氢溴酸氘瑞米德韦片说明书.
9.莫诺拉韦胶囊说明书.
10.阿兹夫定说明书.
11.叶霜等. Lancet Infect Dis. 2022 Sep;22(9):1279.
12.Malgorzata Mikulska,et al.Clin Infect Dis.2023 Mar 28;ciad181.
13.Sui Y,et al.J Infect.2022 Dec;85(6):702-769.
14.Jiayi Yan,et al.Front Pharmacol.2023 Mar 22;14:1147980.
15.Hong Cai,et al.Antiviral Res.2023 Jun 25;105659.
16.Emily S Ford,et al.Clin Infect Dis.2023 Mar 4;76(5):926-929.
1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
18.https://www.covid19treatmentguidelines.nih.gov/management/clinical-management-of-adults/clinical-management-of-adults-summary/
19.https://www.bmj.com/content/370/bmj.m3379
20.COVID-19 rapid guideline: managing COVID-19.National Institute for Health and Care Excellence (NICE).2022;Jun 15.
21.奥密克戎变异株所致重症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救治专家推荐意见.
* 文章仅供医疗卫生相关从业者阅读参考
本文完
责编:Jer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