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威看呼吸
注册/登录
#
慢阻肺病
全部
科普视频
科普头条
直播间
慢阻肺病患者最怕空气突然变冷,但比寒冬更考验的是心理出现的“感冒”
每每说到健康,我们总是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身体,但其实不良的心理因素直接影响疾病的改善和预后。慢阻肺病作为一种病程较长、迁延全身的疾病,极易合并焦虑、抑郁,前不久我们的患者群里好多病友聊起了自己的心路历程,也有病友希望能科普一下如何安抚疏导焦虑
46岁慢阻肺病男子因吃不好抗凝药称“常被憋得想哭”,为什么专家说这是“钢丝上的平衡艺术……7个细节不能出错!”
46岁西安市民肖先生5年前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曾急性发作好几次住院治疗,后在家进行康复治疗,近几年情况稍有好转。但3年前肖先生因做人工瓣膜置换术,术后需要长期服用一种口服抗凝药物。在随访中医生发现,他在口服抗凝药物过程中,因始终没能做到完
慢阻肺患者尝试“乌龟疗法”5年未下楼,终离世,“一动就喘”该如何做康复训练?
近日,《看呼吸》患者群一位患者诉说了她的一位病友的真实故事,这位患者在60岁时慢阻肺病病情加重,一动就喘。听人说慢阻肺病也要锻炼,他却不以为然,不知从哪里听说一个“乌龟疗法”,“既然一动就喘,那就索性不动了”他对家人说,而这位患者真的是这样
李时悦教授:再生医学是逆转慢阻肺病的希望,我国已进入注册临床研究
近日,《呼吸界》后台收到了一位患者朋友的求助,让我们非常揪心。这位患者今年只有22岁,但他15岁就被查出极重度肺功能障碍,17岁被告知只有做肺移植才有希望。就在他犹豫之时他发现了一种新兴的医学技术——干细胞治疗,从此他怀着希望,努力学习,每
肺气肿和慢阻肺病是一回事吗?能不能说它们互为因果关系?
说到慢阻肺病,总离不开肺气肿的话题,很多患者都分不清,甚至会认为它们就是同一种病,只是发展的阶段不一样,也有患者经过一番研究问小编,这两种疾病是不是互为因果啊?
肺气肿和肺大泡可怕吗?——《幸福呼吸》--让生命成其美丽 周六直播等您提问
我们在《看呼吸》公众号的评论区和患者交流群中,常常看到很多患者的留言提问,他们有太多的困惑、误区、困难难以寻找到准确的答案。每每看到,我们都希望做点什么,希望创建一档节目架起医患沟通的桥梁,为患者答疑解惑、传递温暖、重建希望。
气管镜吸痰如同上刑场、24小时离不开氧气、被告知只能活3-5年…如今十年过去,是什么让她的状态越来越好?|我的呼吸故事4
家住四川乐山的简女士从19岁开始就与呼吸疾病纠缠,从吸入性肺间质病到支扩、肺心病、肺动脉高压,呼吸困难让她不能自理,支气管镜吸痰如同上刑场,抑郁症让她生不如死。医生和她说只能活3-5年,但此时已经是她病情加重的第十年了,她是怎么克服重重困难
“无病三分虚”,慢阻肺病人掌握这三招,安稳过夏天!
一进入夏季,就看到不少慢阻肺病患者开始吐槽,“怎么夏天比冬天还难熬”,吃不下、睡不好,汗多体虚,一动就喘,门都不敢出……
2分钟测测你的肺还好吗?憋得越久,肺就越好?
在我们采访中日医院康复医学科司徒炫明医生时,他解释到,“闭气只能帮助我们衡量人体在缺氧状态下的耐受力,跟肺活量测试类似,但并不能全面地反映肺功能和肺部健康。对于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这类简易测试无法提供鉴别诊断和严重程度的参考”。
王辰院士:吸入药使用不规范使疗效大打折扣,需要我们教会患者和家属——第二季《吸入装置操作方法及标准》视频双平台同步上线
第二季《吸入装置操作方法及标准》系列视频今天起在《呼吸界》(专业版)、《看呼吸》(科普版)双平台同步上线。新上线视频包括吸入药全再乐(易纳器)、舒利迭(准纳器),主讲专家为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副主任杨汀、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
上一页
1
...
45
46
47
48
49
...
67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救命装备变健康杀手?“ 9连问”解锁家庭氧疗正确打开方式
03-16
深圳报告“基孔肯雅热”,佛山疫情有增……剧烈关节痛最长可持续数月,症状特点突出!哪种情况须及时就医?
07-21
氧疗效果不好甚至越吸越难受?当心家庭氧疗的7个常见误区
2024-08-23
当哮喘患者咳出了「果冻样痰」、「啫喱样痰」甚至是「长条形铸型痰栓」,这究竟是怎么回事?该怎么办?
2023-04-04
警报升级!「热-疹-痛」被“叮”上,后遗症可持续数年,11 个关键问题带你看清基孔肯雅热
5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