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大爷罹患肺气肿十几年,一年前因打呼噜问题网购了一台销量不错的自动调压无创呼吸机,却不料在半年后一天夜里睡梦中直接昏迷……幸好老伴及时发现异常将他紧急送医,确诊为二氧化碳潴留导致昏迷,住院治疗。”
这个案例是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吕云辉讲述的一位患者的惊险经历。呼吸机怎么会把人戴昏迷?蒋大爷到底哪疏忽了?家用呼吸机为什么忌讳这个做法?……来听一听吕主任的讲解。
呼噜声小了,却睡得异常沉,怎么叫都没反应……
原来,蒋大爷先是听老伴说他夜里呼噜打得震天响,还时不时突然没了声音,过几秒又猛地吸一大口气,看着挺吓人,而后又听小区邻居说这可能是睡眠呼吸暂停,是种病,得治。
蒋大爷没多想,觉得“既然是治病的,网上应该能买到”,就自己上网搜了搜,下单了一台无创呼吸机。他琢磨着:“这玩意跟制氧机、按摩器差不多吧?说明书看看,戴上就能用,跟保健品似的,偶尔调理调理总没错。”
蒋大爷的老伴王女士还原了半年前夜里那惊险一幕:“那天晚上我发现他戴着呼吸机,呼噜声小了,但睡得异常沉,怎么叫都没反应,脸色也不太对,我一看吓得赶紧打120送急诊,医生一查血气,说二氧化碳浓度严重超标,差点出大事。”
“买回来戴上就行”是最忌讳的做法!
吕主任告诉我们,蒋大爷的经历并非个例,这背后反映出老百姓在无创呼吸机使用中的一个普遍误区——把它当成了可以随意购买、简单佩戴的“保健品”。
“很多人觉得既然呼吸机在网上、药店都能买到,那就和吸氧机、按摩器一样买回家戴上就行,但事实上呼吸机是具有明确治疗功能的医疗器械,最大的特点是必须根据个人病情个性化设置治疗参数。乍一看机器长得都一样,张三能用、李四能用,但每个人的病因、病情千差万别,呼吸机的工作模式、压力大小必须‘量身定制’,绝非‘通用款’。”
“有些单纯打呼噜(睡眠呼吸暂停)的病人,可能只是睡眠中上呼吸道(软腭、舌根或颈部肌肉)松弛塌陷导致气道不通畅,这时给予合适的呼吸压力,甚至用自动调节压力的智能模式打开气道恢复通气即可,用普通智能型呼吸机或许可行,但蒋大爷这种不仅有呼吸暂停,还合并了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如肺气肿、慢阻肺病)或神经科疾病(如肌肉萎缩、呼吸中枢调控异常),情况就完全不同。”
“这类病人睡眠中不只是‘呼吸道塌陷’那么简单,还可能存在肺通气不足、膈肌或神经肌肉力量不足导致的夜间缺氧,同时伴有二氧化碳储留。此时若不加甄别,直接用智能型单水平呼吸机,病人睡着后呼吸机压力增大,虽然能打开气道,却会额外增加呼吸阻力。他们本身肺功能、肌肉力量或神经调节就有问题,无法像正常人一样顺畅呼吸,吸气时呼吸机往里吹气可能觉得轻松,但呼气时需要顶着压力向外‘吐气’,若压力没有经过专业设置,过高的呼气阻力会让本就虚弱的身体排不出二氧化碳,结果戴着呼吸机反而让二氧化碳越积越多,最终可能引发昏迷甚至是死亡。”
吕主任再次强调:无创呼吸机的使用必须建立在专业诊断基础上,由医生根据病情调整参数、选择模式!把它当成“保健品”随意用,轻则无效,重则可能诱发昏迷甚至危及生命,蒋大爷的经历是最深刻的警示!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吕云辉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睡眠医学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中国睡眠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老年医学会睡眠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睡眠研究会睡眠医学发展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师协会睡眠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