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停电断氧怎么办?呼吸慢病人群的“救命氧”为什么必须随手用?
来源: 幸福呼吸 07-24

“近期持续高温导致供电压力剧增,这位老人所在的小区有天晚上 突然停电,当时他正像往常一样吸着制氧机,机器‘嗡’地一声黑屏, 他家人手忙脚乱翻出备用氧气袋,结果发现上次充氧还是半个月前……送到医院时老人血氧饱和度降到了78%,出现呼吸衰竭症状。”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疾病诊疗中心的肖一珍护士长与小编聊到发生在前不久的惊险一幕,患者是她管理过的一位需要长期家庭氧疗的慢阻肺病合并肺气肿老人



无独有偶,近期《看呼吸》后台也收到了网友们关于 需要长期家庭氧疗的患者如果遭遇停电该怎么办的留言。肖护士长特别强调, 这部分病人的“救命氧”准备必须提前做!随手用!


别踩“停电=断氧”红线!


“很多家属不理解,说平时在家吸氧浓度也就2-3L/min,停一会儿能有多大事?但像慢阻肺病患者的肺就像是 ‘破风箱’,气道狭窄、肺泡弹性差,每呼吸一次都要比健康人多费3-5倍的力气。正常情况下,他们的血氧饱和度勉强维持在90%-93%(健康人95%以上)。一旦制氧机停转,身体会在很短时间内就开始加大耗氧,先可能是大脑发沉、手脚发麻,时间一长就可能出现意识模糊,还可能陷入昏迷。”



肖护士长提醒我们,尤其是当前高温天,每天都是用电高峰期,需要家庭氧疗的呼吸慢病人群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别踩“停电=断氧”的红线。


市场上有备用电的输氧机可供购买,这类输氧机通常为便携式制氧机,内置可充电电池,在停电或外出时能继续为用户提供氧气支持。但要注意,氧气设备都需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避免因氧流量、浓度不当加重病情。


备用氧气瓶不是有就行,要算准续航时间


“很多家庭会说,我们也知道要备氧,但不知道备什么、怎么备。其实关键就是一些细节上的事,现在做还来得及。”


肖护士长告诉我们,第一,备用氧气瓶不是有就行,要算准续航时间,得选对规格,比如,慢阻肺病患者日常吸氧流量多为1-2L/min(根据医生的医嘱调整),建议备1个40L的小氧气瓶(市面上常见的是40L、50L、60L)。40L的瓶子,估算1L/min流量能用40小时,2L/min能用20小时,足够撑到电力恢复或送医;


第二是定期检查,氧气瓶就像需要长期家庭氧疗患者的“粮仓”,得守好库存,每次用前拧开阀门,观察压力表(正常是15MPa,相当于150公斤压力),低于5MPa(50公斤)就要赶紧充氧(医院、正规医用氧站都能充,提前问好地址,留好电话);第三是要放在“伸手够得着”的地方,别放阳台(高温可能引发爆炸)、别放柜子顶层(停电时爬高危险)。最好固定在床头墙面,或旁边配个带轮小推车(转移时省力)。


停电那一刻要做的事!


肖护士长告诉我们,制氧机突然黑屏,家人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慌乱,但这时家属的应对直接决定后续抢救成功率


一、保持患者镇静与体位。坐位或半坐位,身体前倾,可趴在桌上,这种姿势能减轻肺部负担,帮助呼吸更顺畅,可背后垫2个枕头,使上半身抬高30-45°,这样膈肌下降,呼吸更省劲。同时轻声安慰患者,避免其因紧张、焦虑加重呼吸困难。千万别躺平!平躺会让膈肌上抬,肺部更挤,缺氧更快加重;


二、若室外温度、湿度略低,立即打开门窗保持空气流通,若室外更闷热,可利用扇子、纸板等手动扇风,增加空气流动,用湿毛巾擦拭患者额头、颈部等部位,帮助降温,避免高温加重缺氧不适,让患者尽量减少活动,避免说话或费力动作,保存体力,降低氧气需求。指导患者进行缓慢的腹式呼吸(用鼻子深吸气,嘴巴缓慢呼气),避免急促浅呼吸导致呼吸肌疲劳;


三、判断患者是否缺氧。如果患者脉搏突然加快(正常人心率60—100次/分)、皮肤发紫,尤其嘴唇、指甲,说明血氧饱和度可能已经低于正常水平,或者使用血氧仪监测指脉氧情况(建议慢阻肺病等呼吸慢病患者常规备用便携式血氧仪),若指脉氧低于90%,必须立刻行动!如果家中备了氧气袋,先捏紧袋口排出空气,连接鼻导管输氧;如果是氧气瓶,打开阀门时先拧半圈听到“嘶”声再全开,避免压力过大冲伤鼻腔;


四、打电话,准备送医。打120要说清楚是什么呼吸疾病患者遇到突然停电断氧导致急性加重,血氧饱和度现在是多少,同时迅速收拾患者的医保卡、常用药物(如沙丁胺醇气雾剂),推上氧气瓶和轮椅/小推车出发。


送医路上家属别干等!


患者在上救护车之前,家属要持续监测血氧,如果有便携式血氧仪,停电时就立即就要测上,并每过5分钟记录变化,第一时间告诉医生,数值变化比单次数值更重要;保持吸氧流量,得告诉急救人员患者平时用多少,别调太高,因为突然高流量可能导致二氧化碳潴留,加重病情;记录用药时间,比如最近一次用沙丁胺醇是什么时候?如果超过6小时,路上可以让医生先给一喷缓解气道痉挛。”



肖护士长特别提醒大家:最好的抢救是提前准备好,许多呼吸慢病患者的命是“氧”出来的,更是“准备”出来的,不妨您现在就好好检查家里的备用氧气瓶压力够不够?不间断电源的续航能撑多久?应急联系人电话是不是打一遍能通?把停电断氧的风险提前降到最低。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肖一珍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护士长、主任护师,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护士、肺康复护理护士,中华护理学会第28界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广东省护士协会第二界呼吸疾病护士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康复病康复基层分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呼吸慢病管理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第一届肺康复护理联盟委员,广西内科专委会委员,玉林市护理学会内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83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