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不出户也能看病?远程医疗让慢阻肺病患者居家治疗、告别奔波!
来源: 看呼吸 08-02

“每次去医院都要让孩子请假陪我,还得提心吊胆防着交叉感染,要是能足不出户就把病看了,该多好啊!”在直播间里,一位慢阻肺病患者道出了无数病友的心声和期盼。(点击查看稳住病情的‘三驾马车’


“这位患者的心愿如今已成现实,远程医疗通过便捷的沟通、持续的监测和及时干预,让患者在家就得到医生的在线咨询和专业支持……”在《看呼吸》近日推出的直播节目“晚期慢阻肺病真的无计可施了吗?”中,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曹志新教授,给大家介绍了慢阻肺病患者居家治疗的新选择


患者通过远程医疗实现精准的居家调整,避免了 2 次不必要的住院


“患者徐先生(化名)去年11月份因严重的慢阻肺病急性加重被收治进了我们的呼吸重症监护病房,经过积极治疗,他的病情显著缓解且顺利出院回家休养。自出院至今,他通过我们搭建的远程医疗平台在家已成功管理了超过8个月。在这段居家康复期间,他的病情总体趋于稳定,但还是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两次典型的急性加重。”


“第一次急性加重发生在今年1月。徐先生经历了一场严重的呼吸道感染,迅速诱发呼吸困难加重,情况比较危急。幸运的是,我第一时间就能通过远程平台实时调阅他家中的呼吸监测数据。由于他不愿意住院,基于数据和症状的变化,我果断采取了远程干预措施,通过视频沟通指导他调整了药物方案、家用呼吸机参数和吸氧流量。好在经过这些精准的居家调整,他的体温在2-3天内下降,呼吸困难迅速缓解,避免了再次入院,顺利度过了这次危机。”曹教授讲道。


△曹教授正在远程诊疗


“第2次急性加重就发生在近期。从7月16日左右开始,徐先生察觉到呼吸困难再次加重,在7月21日我的互联网门诊时段,他主动连线就诊。我调取并分析了他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数据,对比他病情稳定时的基线数据,发现在7月16日至20日期间,他的呼吸频率轻微上升至约14.5次/分,潮气量则下降至约550毫升。”


“虽然从百分比变化看波动幅度并不算大,但仍然提示病情的轻微恶化。结合他自诉的呼吸困难,我判断这次属于轻中度急性加重,为他制定了居家管理方案,再次调整了药物,加强抗炎和支气管扩张治疗,并且远程指导了呼吸机和制氧机的参数设置。就在7月30日下午的随访中,徐先生反馈呼吸困难已基本消失,远程数据显示,他的呼吸频率和潮气量均已恢复到了稳定期的基线水平。”


清晰图示教您使用远程医疗


“这个成功案例印证了远程医疗切实的价值,它可以及时地跟踪症状变化、药物使用情况和潜在恶化迹象,帮助医生根据患者实时数据提供更个性化的治疗建议,避免病情进展为需要住院的急性加重,降低患者频繁往返医院的成本和时间,让居住在偏远地区、行动不便、交通困难的患者也能够获得优质的医疗资源。”



下面以曹教授的互联网门诊为例,教大家如何应用远程医疗。


第一步:下载“朝阳健康云”APP并注册登录


通过手机应用商店搜索下载“朝阳健康云”,下载并安装朝阳健康云APP。下载成功后,请按照系统操作提示完成注册/登录。



第二步:绑定就诊人


如果您未在朝阳医院就诊过,您需要在线建档后才能使用,具体操作如下:



第三步:线上挂号


首页点击“线上门诊”,选择院区为“北京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仔细阅读就诊须知,右下角点击“同意以上内容”,选择就诊科室为“呼吸科”。



进入科室主页,选择就诊日期、时间段进行预约,在“复诊申请”页面请填写慢阻肺病居家患者定向随访以及“用户在云平台上的名字”,最后点击“提交”、“确定”,并且完成支付。



第四步:进入诊室


在朝阳健康云APP首页,打开系统权限管理,确保相机和麦克风是“已授权”。在“咨询记录”可看到您已经预约好的就诊信息,点击后进入“网络诊室”,选择“报到”并“进入诊室”。



第五步:就诊开医嘱


为保障您正常就诊,建议您就诊当天报到后,提前将本次就医诉求发给医生。在预约就诊时段,请您选择一个安静、信号好的环境,打开朝阳健康云APP,等待医生发起视频。


医生与您视频沟通问诊后,将开具处方、检查项目,系统向您推送“缴费单”,可点击查看详情,查阅本次就诊开具的医嘱项目。



关于远程医疗的2个常见问题


一、如何上传关键的呼吸生理参数?


“以家用无创呼吸机为例,目前主要有两种方式可以让医生远程获取到您的呼吸机报告,一是自动联网传输,适用于您的本身具备联网功能的呼吸机设备,呼吸机在使用过程中,会将治疗数据自动上传至设备制造商或服务提供商的后台远程监测平台。您需要在呼吸机对应的数据平台上完成注册和账户设置(比如品牌专属App或者网页平台),在平台设置中找到‘医生访问权限’或‘数据共享’选项,明确授权给医生访问您在该平台上的治疗数据报告。”


曹教授告诉我们,“假如您的呼吸机不具备联网功能,那么就要使用第二种方式了,即手动导出与上传。即使不能联网,现代家用无创呼吸机都具备数据记录和生成报告的功能,数据通常存储在设备内置存储器或SD卡中。您需要联系该呼吸机品牌的售后服务人员,由专业人员携带专用读卡器或数据线到您家中,将呼吸机内部存储的治疗数据导出,并生成一份完整的报告文件。获取报告文件后,您需要通过医院的互联网门诊平台提交给医生。”



二、患者居家需要关注哪些关键资料?


“建议大家远程就诊前尽量准备好详尽的病历资料,出诊医生要在线下提前查阅病历资料,以保证互联网门诊的诊疗质量。除了前面提到的无创呼吸机数据,还需准备最近一次住院后的《出院记录》、检查化验单、动脉血气分析化验单、肺功能报告单、胸片或胸部CT的片子和报告单等。”


“大家平时在稳定期可以定期通过指脉氧仪监测血氧饱和度,这对发现早期恶化至关重要,还可以通过家用简易肺功能仪监测FEV1或PEF,虽然精度不如医院设备,但用于趋势跟踪有价值。有条件的患者还可用计步器或智能手表监测日常活动水平,活动量下降也是恶化的早期信号。”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曹志新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协会呼吸病学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委员;工作研究的主要方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呼吸治疗;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65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