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嗽咳得厉害,赶紧吃止咳药压下去,慢阻肺病就不会加重了吧?……我们听到太多慢阻肺病患者说出过这样的话。”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肺癌诊疗中心主任张秀伟指出,这种观念大错!盲目镇咳不仅无法缓解病情,反而可能加速肺功能恶化,还有许多大家容易用错药的情况,都得纠正。
自行滥用强力止咳药致慢阻肺病急性加重紧急送医
前不久,63岁的常先生就因自行滥用强力止咳药,导致慢阻肺病急性加重被紧急送医。负责诊疗常先生的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杜兴冉医生为我们还原了详情:
“这位患者感冒后咳嗽了一周,担心咳成肺炎让他的基础疾病加重,便自行购买了含可待因的强力止咳药。服药后,咳嗽虽然减轻了,却逐渐出现气短、呼吸困难,最终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住院。咳嗽是人体清除气道分泌物的重要防御机制,强行镇咳导致了他的痰液滞留,为细菌繁殖提供温床,甚至引发气道阻塞和感染扩散。”
很多慢阻肺病患者用药误区:将镇咳与排痰混为一谈
“这个案例就揭示了慢阻肺病患者用药中的一个典型误区,就是将镇咳与排痰混为一谈。而核心问题就是‘镇咳≠排痰’。”
张主任告诉我们,一方面是生理机制冲突。慢阻肺病患者气道黏液分泌增多且黏稠度高,需通过咳嗽排出病原体和分泌物。镇咳药(如右美沙芬、可待因)抑制咳嗽反射,反而阻碍排痰,导致痰液淤积、肺功能下降;另一方面,错误用药会产生连锁反应。比如,痰液滞留可能诱发二次感染,形成“越镇咳越喘”的恶性循环。有研究显示,滥用镇咳药可使慢阻肺急性加重风险增加30%。
慢阻肺病患者最容易用错药的几种情况
张主任告诉我们,慢阻肺病患者最容易用错药的第一种情况就是滥用中枢镇咳药。
“杜医生讲的那位患者正是这种情况,中枢镇咳常见药物如:可待因、右美沙芬、喷托维林。滥用这些药物会抑制咳嗽反射,导致痰液滞留,部分含可待因药物还有成瘾风险,长期使用可能加重呼吸抑制。我们一定要正规就医,遵医嘱用药,用药通常也是以氨溴索、乙酰半胱氨酸这样的祛痰药为主,通过稀释痰液、促进纤毛运动帮助排痰。”
“第二种情况,许多慢阻肺病患者因害怕急性加重,一旦有咳嗽就恨不得立即治好,容易出现多种止咳药叠加使用的现象。典型错误就是同时服用右美沙芬(中枢镇咳)和含抗组胺成分的复方止咳药(如某些感冒药)。这些药物成分重复叠加,可能引发嗜睡、呼吸抑制,尤其对合并心肺功能不全者风险更高。”
“第三种情况,大家都有用少量药解决问题的心态,因此认为止咳祛痰就行,从而忽视抗感染治疗。这种误区的根源在于患者误以为止咳祛痰可以“根治”感染,却没抓住病因是感染引发的咳嗽咳痰。慢阻肺病急性加重70%是由感染诱发,需联合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控制炎症。但需注意,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时,滥用抗生素也会破坏菌群平衡,增加耐药风险。所以患者不能自行购买抗感染药物,无论抗感染药还是祛痰止咳药,都需要在医院经医生诊断后开处方。”
“第四种情况是认为症状缓解见好要就收,擅自停药。慢阻肺病是需要长期规范用药(如吸入性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的,擅自停药会导致肺功能加速下降。有研究显示,停药者的急性加重频率是持续治疗者的2倍。”
针对慢阻肺病患者用药坚持这“三原则”
总结而言,慢阻肺病患者应当记住用药的“三原则”,一般就不会做错。即:优先排痰、联合治疗、规范用药。
杜医师进一步为我们解释,优先排痰通常需要选择氨溴索、羧甲司坦等祛痰药,临床医生可能嘱患者配合体位引流、雾化吸入(如布地奈德混悬液)改善气道环境;而联合治疗通常是在您的急性加重期,需联用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如噻托溴铵/茚达特罗吸入剂),而非单一镇咳;规范用药的意思是即使您的症状缓解了,也需遵医嘱规范全程治疗。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张秀伟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肺癌诊疗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常委,江苏省医师协会呼吸医师分会常委,江苏省预防医学会呼吸系统疾病预防与控制专委会常委,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呼吸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肺部肿瘤学术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早期诊断委员会委员,海峡两岸医疗卫生交流协会海西医药卫生发展中心介入呼吸学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委会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呼吸分会肺癌学组成员。
杜兴冉
南京市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江苏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江苏省医学会肝病分会病毒性肝炎学组委员;江苏省医院协会传染病医院分会委员;《解放军医学杂志》青年编委;主要研究领域:呼吸道重要病原菌致病机制及新型疫苗学研究;主持国自然青年基金项目、省自然青年基金项目及省高等学校基础研究面上项目各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参与发表SCI、核心期刊论文20余篇,以一作及通讯发表SCI论文1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项,参编教材2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