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护士,我每天吹50根蜡烛锻炼肺活量,怎么反而咳得整夜睡不着?”68岁的李阿姨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住院,究其原因竟然是因盲目练习“吹蜡烛呼吸法”导致。原来,她听说吹蜡烛能增强肺功能,便每天练习一口气吹灭一排蜡烛,结果头晕目眩、呼吸困难,血氧一度掉到88%。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市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吕修芳护士长讲述的这个案例,反映出呼吸慢病患者在呼吸训练过程中走入的误区。
呼吸训练的三大常见误区
“我们一定要记住呼吸训练的核心原则,呼吸训练不是‘拼命吹’,而是通过科学方法改善肺通气效率。错误的练习可能让气道雪上加霜,甚至引发缺氧、晕厥。”
吕护士长告诉我们,呼吸慢病最常见的呼吸训练的误区有三类,一是一味地追求强度,比如吹蜡烛,一些患者盲目追求吹灭蜡烛的数量,导致呼吸过快、过深;二是动作错误,比如嘴唇缩得太紧、用喉咙“硬吹”,这样做反而会加重气道的塌陷;三是忽略呼吸的节奏,一些患者胡乱加快呼吸频率,打乱生理节律,这样做很容易诱发二氧化碳潴留。
为什么盲目吹蜡烛会适得其反?
“我们再进一步解释李阿姨练习的吹蜡烛法为什么适得其反。首先就是气流的冲击损伤气道,李阿姨本就是中度慢阻肺病患者,这类患者通常气道狭窄、弹性差,用力吹气会导致气道内压骤增,小气道塌陷,痰液更难排出,甚至诱发气胸。”
“我们的正常呼吸是‘鼻吸口呼、缓吸慢呼’,这是一个要领,而她吹蜡烛时需要快速吹气,就会迫使身体切换为胸式呼吸,膈肌反而偷懒了,长期这样训练反而会导致膈肌的肌肉萎缩。再则,一次性吹几十根蜡烛需要快速呼气,可能引发呼吸肌疲劳,加重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形成越练越喘的恶性循环。”
正确呼吸训练法,三步掌握“护肺呼吸”
吕护士长告诉我们,掌握三步就可以做到正确的呼吸训练。第一步,缩唇呼吸的要点是鼻吸气,缓慢吸气2-3秒,感受腹部自然隆起(像闻花香),撅起嘴唇如吹口哨形状,缓慢呼气4-6秒,呼气时长是吸气的2倍。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呼气时要想象“正在吹散蒲公英”,气流轻柔而均匀,如果要用蜡烛测试,蜡烛距离口唇15厘米处,保持火焰倾斜但不熄灭为最佳。
第二步,训练腹式呼吸,动作要点是躺姿或坐姿,放松,双手放于腹部,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内收。我们可以进行对抗训练,在呼气时轻压腹部,这样可以增强膈肌的力量。比如晨起或睡前各练10分钟,爬楼梯前做3组,可以缓解气短。
第三步,把握好呼吸的节奏控制,有一个黄金比例:吸气1秒→屏气2秒→呼气4秒(1:2:4),这样循环练习。比如我们将一张A4纸贴在墙上,用缩唇呼吸吹起,保持10秒不落下。还可以数枣呼吸,默念“1颗枣、2颗枣…”同步呼吸,延长呼气时间。
吕护士长提醒我们,呼吸训练要禁止在急性发作期练习,如哮喘急性发作、严重缺氧(血氧<90%)时,这时要优先吸氧。保持循序渐进,从每天训练3组开始,逐步增加至5组,避免肌肉拉伤;一定要配合医疗,与药物、氧疗结合,并遵医嘱定期复查肺功能。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吕修芳
南京市江宁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217东病区护士长,副主任护师;中共党员;南京市江宁医院应急急救专科小组核心成员;从事临床、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发表论文数篇、实用新型专利数项;曾获江宁区三八红旗手、优秀护士长、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