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坏一半才发觉?居家测试初筛风险,简化版肺功能检查帮你终极确认
来源: 看呼吸 3 天前

“我只有在爬小坡的时候才觉得呼吸加快、气不够用,儿子竟然怀疑我得了慢阻肺病,可是年纪大的人不都这样吗?”年过六旬的许大伯一脸困惑地念叨着,语气里满是不解。


很多人觉得“年纪大了,活动后呼吸不畅是正常现象”,却不知自己可能已经被慢阻肺病缠上了。到底什么样的呼吸急促需要警惕慢阻肺病?在家能不能自己初步判断患病风险?


第24个“世界慢阻肺病日”当天,《看呼吸》栏目特意推出了直播节目“呼吸急促就是慢阻肺病在‘作祟’?”北京安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主治医生鲁京慧在节目中解答了上述问题。


呼吸急促也会捉迷藏,确诊时肺功能或已损伤一半


“处于稳定期、尚未确诊慢阻肺病的人群,或是自我感觉可能患病但未就医检查的人,症状往往十分隐蔽。一般只是在劳累后出现呼吸急促,比如爬三四层楼梯、走上缓坡,或是进行跑步、打球等中等强度以上运动时,会突然感觉呼吸节奏加快、胸口发闷、气流不足。”


和同龄健康人相比,同样的活动量别人毫无不适,自己却要大口喘气才能跟上。就算和年轻时的自己对比,耐力也明显下降,以前轻松完成的运动,现在没一会儿就会呼吸吃力,必须停下休息才能缓解。”



“但平时不做体力活动、不进行剧烈运动时,呼吸急促就完全‘隐身’了。正因为呼吸急促‘若隐若现’的迷惑性,很多人会忽视早期信号,等到症状逐渐加重再去医院就诊时,病情往往已经进展到中期甚至晚期,肺功能可能已经损害一半还要多,治疗难度也会相应增加。”


“相比稳定期,已确诊慢阻肺病的人群急性加重时的呼吸急促就很特别了。会从活动后才喘变成静息时也喘,哪怕坐着不动也会感觉胸口发紧、喘不上气,需要用力收腹、抬肩才能勉强吸入少量空气。部分患者还会出现拉风箱样的异常呼吸音,呼吸时能清晰听到喉咙或者胸口发出‘呼哧呼哧’的连续声响,自己和身边人都能明显察觉。”


一套测试题帮你居家筛查慢阻肺病风险


倘若大家对照着前述呼吸急促有些怀疑,很想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慢阻肺病,那么就可以先试试鲁医生给大家推荐的自测题。这套题出自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专门用于帮助大家识别早期风险。


由于慢阻肺病多见于35岁以上的朋友,所以问卷会先确认您的年龄段


△图片来源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疗应急司组织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


生活和环境因素也很关键,烟草、厨房油烟、生物燃料都是损伤肺部的元凶。并且,慢阻肺病有一定的家族倾向,在同样的生活环境下,有些人的肺部天生就更容易受损,所以还需要填写您的父母、兄弟姐妹或子女是否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或慢阻肺病。


△图片来源同上


接下来,测试还会记录您的身体感受,比如,平时感冒时是不是特别容易咳嗽?走路、上楼会不会觉得气短、喘不上气?……这些症状是慢阻肺病的典型信号。


△图片来源同上


那么,去哪里参与完整的测试呢?鲁医生提醒大家,可以咨询所在社区的卫生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会提供慢阻肺病自我筛查问卷二维码,填写并提交信息后,系统将自动计算您的总分,并评估慢阻肺病和哮喘的患病风险。


△图片来源同上


如果初步筛查结果显示您属于慢阻肺病高危人群,就可以凭结果到指定的筛查中心免费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难以完成传统肺功能检查,还可尝试简便的新选择


说到肺功能检查,鲁医生和我们分享了一个小细节,一些年纪较大的患者朋友可能因为牙齿缺失、反应稍慢,或者不太能完全配合呼吸指令,导致传统肺功能检查难以顺利完成。这类患者若有条件可以尝试更简便的新选择,即强迫脉冲振荡肺功能检查



“这是一种肺功能检测新技术,不仅能够准确测量气道阻力,还能评估肺的弹性。整个过程非常轻松,不需要用力吹气,也不用刻意屏住呼吸,只要保持自然呼吸几分钟就能完成。最后,医生会结合检查数值,再参考具体症状和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是否患有慢阻肺病,从而制定出合适的治疗方案。”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鲁京慧

北京大学医学部博士,哈佛大学医学院博士后,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基层健康教育与科普分会委员,北京市朝阳区呼吸内科质控专家委员会委员,负责安贞社区的国家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14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