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规建
人文
曹彬教授:不管什么年资,永远按照住院医生状态要求自己,职业医生的三个阶段应该如何定位?
在近日召开的第十六届中青年呼吸学者论坛上,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日医院呼吸中心常务副主任曹彬以《呼吸青年医师临床工作能力与临床研究素养》为题做专题演讲,应颂敏、徐金富、邓朝胜三位教授主持。曹彬教授以自己亲身的经历和感悟谈到医生
ECMO带管时间达2年、心肺联合移植5年生存率高达54%……在美国休斯敦Methodist医院进修看到了什么?
一眨眼,三个月的进修时间很快结束了,在休斯敦的时间,尽力学习和参观美国医生的临床诊疗活动,学习先进的查房模式和诊治技术,先后在感染科、肺移植科、MICU进行学习。以下将从几个方面介绍我的进修感悟。
从「红苹果」到「烂苹果」,你有职业倦怠吗?——医务人员情绪管理的「五部曲」
看着镜子里满脸痘痘的自己,医务工作者小林不由得又想起前辈们留传的顺口溜「工作一年两年红苹果,三年四年黄苹果,五年六年烂苹果……」,这是小林工作的第五年,用她的话说——上班连轴转、值班倒夜班、不能正常休息、接二连三的检查考试、越来越不好「伺候
如何从看似常见的病例中找到创新研究切入点?首期「首都青年呼吸学者沙龙」纪实
昨天,几十位来自首都各大医院的青年呼吸医师聚集一堂,就青年医生如何开展临床科研,首都医科大学呼吸病学系设立的首期「首都青年呼吸学者沙龙」,邀请业内资深学者和青年才俊,为广大青年呼吸学者传授科研、临床心得,提供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学术平台。
一个MICU女医生的流感季:随时都可能被传染,连坐下来喊累的时间都没有……
2019,暖冬的北京,流感仿佛不像之前那么肆虐。但仍有不少类似「流感中年」岳父一样的患者,他们或因没有及时就医,或因病情自然进展恶化为重症肺炎……他们住进ICU,经历插管、气管切开、人工肺后,长期卧床不知疾病转归或最终去世……每一个恐惧和濒
曹彬:SCI真能摧毁中国医生吗?真正的好医生是如何练就的?
昨天,一篇「两会最『火』提案:被SCI摧毁的中国医生」的文章被朋友圈刷屏,很多医务界人士纷纷转发。SCI论文是不是评价医生的唯一标准?中国医生该不该做科研?这些一直以来被热议的话题再次引发业内外极大的关注。今天一早,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母亲抗癌17年的日子里,觉得是最不幸的,又是最幸福的……患癌成了我们思考人生的契机
在母亲患癌17年的日日夜夜里,我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癌症患者家属。母亲患癌的日子里既觉得自己的家庭是最不幸的,又觉得是最幸福的。
王辰委员在全国政协发言呼吁:应将慢阻肺和控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今天上午,全国政协常委王辰院士在全国政协第十三届二次会议医药卫生界别联组会议上作专门发言,提出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控烟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提升基层百姓健康保障水平。兹将内容报道如下。
全国人大代表李为民:带着一摞博士论文上会,提出医学人才评价要把五唯变五重;建议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纳入医保
全国人大代表、华西医院院长李为民教授带着六份博士生的论文来到会上。这次上会李院长带来了两个提案:一个是建立分类分层的医学人才评价体系,一个是把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全国政协常委王辰院士专访——「4+4」新型八年学制有三大「妙处」:纳多学科素养者从医,纳天下英才从医,纳爱医者从医
北京协和医学院作为中国最高医学教育机构,具有引领和示范效应,也是中国医界领导者的重要产生地,其医学教育改革的成败,关乎中国医学事业的未来。
上一页
1
...
17
18
19
20
21
...
29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潘盼医生:重症医学里哪有什么「个人英雄」啊,是一群人把心拧在一起,就像拼图,少哪一块都拼不出完整画面……丨我与呼吸ICU(13)
09-08
PCCM专科医师的成长关乎学科的未来
2016-11-21
著名神外专家凌锋死里逃生,抗生素+饮酒再次引发强烈关注,双硫仑真的那么可怕?
2019-05-22
李运成:起初大家认为是「要我干」,后来变成「我要干」……孙宝华:从自己喜欢学,到团队一起「取经」丨规建与我(6)
2021-08-02
领军访谈完整视频(1):钟南山院士、王辰院士谈中国呼吸学科发展的危与机
2020-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