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规建
人文
最美基层十佳(6)丨黄佩荣:自费开车带年轻医生去省城学习 多种疾病缠身依然不忘呼吸人的梦想
淳朴,这是记者对黄佩荣的最深印象。虽然在临床和管理工作上成绩突出,但她依然不善言辞。然而说起呼吸学科、说起她的患者,她却侃侃而谈。她和很多呼吸人一样怀揣梦想,“健康生活、自由呼吸是我对每一位患者的祝福”,黄佩荣说。
现场直击丨病例讨论直播引近5000人围观——一堂PCCM教学活动给我们带来的启发
昨天晚上,当中日医院的门诊楼逐渐归于寂静时,该院的阶梯教室坐满了人,他们是来参加中日医院举办的PCCM教学活动的来自全国的医生。活动从晚上6:30分开始,分为专题讲座和病例讨论。《呼吸界》全程进行直播,直播时吸引了近5000人观看。截止今天
最美基层十佳(4)丨张美芳:她没时间陪自己孩子 却坚持给患儿带了21天鸡蛋羹
见到张美芳大夫的时候,工作、飞机晚点、堵车、很晚了才吃的晚饭,让她脸上有掩不住的疲惫,但像很多爱笑的儿科医生一样,她的脸上依然带着暖暖的笑意。她很爱说话,不过说起她的荣誉她却涨红了脸,急得直摆手,采访中她多次重复“大家(医生)都这样”、“我
最美基层十佳(3)丨张秀平: 拿着患者CT片 她跑到长春请专家会诊
见到张秀平的第一印象,是质朴;采访张秀平后的最深印象,除了医生都有的善良,还有感性,——回想起下乡送医的经历,她哽咽了。和许多医生一样,她工作忙得经常顾不上照顾家人,她却可以为经济困难的患者亲自跑到长春请专家会诊。
CARDPC 2017新闻特写丨为什么站着也要听会——来自第二届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学术论坛的报道
第二届中国基层呼吸疾病防治学术论坛今天中午落幕。一天半的精彩日程让到场参会的基层医生们意犹未尽。
最美基层十佳(2)丨毕鹤清:他在县医院首开肿瘤化疗并创建ICU
毕鹤清,1997年毕业至今,他从一名内科医生逐渐成长为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重症监护室主任。身为年轻医生时,他也曾对SARS心存恐惧,虽战战兢兢却义无反顾地去了非典病房工作,虽心有余悸但所幸不辱使命。在学习过程中,曾因长时间与病重患者在一起结
追忆恩师穆魁津 王广发泪洒演讲台 行动是最好的纪念
在日前结束的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年会-2017第十八次全国呼吸病学学术会议的开幕式上,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王广发教授发言,追思我国呼吸病学的先驱、我国呼吸病学早期创始者和奠基人之一穆魁津教授。说到动情处,王广发教授潸然泪下,他的
陈静瑜:百日宴上感悟生命“戚骥”
接受下来住院肺移植评估,07年底等到脑死亡爱心捐献的供肺,我主刀成功进行了双肺移植,女孩术后清醒叫了我一声爸爸,从此以后我就成了女孩的干爸爸,尽管当时我们中心对肺动脉的肺移植经验不足,但女孩最终还是在我们团队的精心照料下康复出院。
睡美人的故事只是童话 康复绝不是单纯的技能训练
在第一届呼吸康复学术年会上,中日医院外聘专家、日本医疗保健学博士郭丹指出,康复绝对不单纯是技能训练。
不惧辱骂 但忧生死 一个年轻医生的砥砺前行
每个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身上,都有说不完的故事。今天,让我们一起倾听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年轻医生杨闽霞的感受。她出生于1989年,从事临床工作不到两年,作为一个刚刚走出象牙塔的女研究生,当在除夕夜值班时生平第一次面对患者的死亡,
上一页
1
...
26
27
28
29
30
...
35
下一页
热门推荐
全国政协常委王辰院士专访——「4+4」新型八年学制有三大「妙处」:纳多学科素养者从医,纳天下英才从医,纳爱医者从医
2019-03-09
抗疫烈士彭银华女儿降生,小名「六一」,王辰院士致电祝贺并问候:祝孩子健康茁壮成长
2020-06-01
翁心植百年诞辰丨王辰院士:他是最负盛名的博与深兼备的内科学家,是中国呼吸病学发展第二历史阶段的领军人,是中国控烟伟业的肇始者……
2019-05-11
央视《面对面》访王辰院士:上医当为国
2021-12-27
植根多学科的沃土长成医学的参天大树——王辰校长寄语协和医学院2023届毕业生
2023-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