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曾奕明教授:履行呼吸健康「守门人」职责,基层呼吸学科规建「三率」大幅度提升……丨2024组长会谈(基层呼吸-筹)
曾奕明教授首先表示,去年学组重抓四项任务:一是「全国慢阻肺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和「幸福呼吸项目」,以项目带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推动技术规范;二是立足于「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推动基层呼吸科普宣教;三是将过去学组的专题会、学术
肖毅教授:重视疾病的异质性,对不同「因」进行有效诊疗……「三大共识」助力临床工作规范化丨2024组长会谈(睡眠呼吸障碍)
「规范临床工作和做好学术引领工作是一整年来睡眠呼吸障碍学组的两大核心任务……」刚一落座,肖毅教授就打开了话匣子。去年,学组牵头取得了哪些亮点的成绩?一系列共识的制定主要是为解决哪些难题?它们又将会为临床带来哪些长期获益?肖毅教授竹筒倒豆子般
白岩松对话王辰、翟振国:如何躲过肺栓塞的“致命突袭”?丨10月13日晚8点看直播(世界血栓日特别节目)
心梗、脑梗、肺梗(肺栓塞)……人们之所以谈“梗”色变,是因为它发病急、致残和致死率高。追根溯源,这些凶险疾病的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源头——血栓。有血流的地方就会有血栓,下肢静脉血栓最快2分钟就可以形成,血栓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任何时间、任何
代华平教授:「一升一降」体现出诊治水平的提升……关注「肺间质异常」可推动诊疗前置化丨2024组长会谈(间质性肺疾病)
代华平教授指出,间质性肺疾病因其复杂性、原因多样性,其发病机制既存在共性,又具备诸多特性,临床表现较为隐密,且涉及多学科交叉,因此一度被视为一个极具挑战性且少人问津的领域。她尤为欣喜地指出,近几年,尤其是年轻医生群体对间质性肺疾病领域的探索
梁宗安教授:哪些「短板」亟待补齐?……重视多学科团队合作,致力于四个方面核心能力提升丨2024组长会谈(危重症医学)
「学组致力于推动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的规范化发展,特别是在『呼吸危重症』领域的核心工作,包括ICU规范化建设、相关疾病诊断与治疗能力的提升,以及呼吸与危重症专科医师的培养与能力提升……」梁宗安教授首先向我们全面回顾了学组去年的工作成果。
最新发布丨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
从临床实践角度提出RSV感染相关检测、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的12个临床问题,通过问题构建、证据检索评价及推荐意见讨论,最终制订“中国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
王辰院士等:让上亿患者“肺有所依”——慢阻肺病进公卫领军谈丨10日晚7点看直播
特别节目将针对慢阻肺病进公卫产生的深远影响、基层医疗机构呼吸疾病管理能力存在哪些短板和困难、如何扎实执行和落实相关规范、在机遇与挑战之下有哪些重点工作要推进等展开多视角、多层次讨论,内容对于中国呼吸学科将提出引领性的思考和指导。
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发现了微小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
当地时间7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宣布,将202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科学家维克托·安布罗斯(Victor Ambros)和加里·鲁夫昆(GaryRuvkun),表彰他们发现了微小RNA(microRNA)及其在转录后基因调控中的作用。两
作者专访丨《JAMA》最新发表HAPPEN研究成果:对慢阻肺病的呼吸治疗提出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HAPPEN研究提示,对于接受6小时传统低强度无创正压通气(NPPV)后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仍未降至正常的慢阻肺急性加重(AECOPD)患者,实施高强度NPPV较继续实施低强度NPPV,可显著降低患者住院期间气管插管需求率。
宋元林教授:终于有了较统一的肺功能诊治标准,提高慢病筛查技术、全国肺功能质控是两大目标丨2024组长会谈(肺功能与呼吸生理-筹)
「在成人肺功能检测领域,多部专家共识与战略共识的完成,为呼吸慢病的诊断、管理与筛查提供了标准。」宋元林教授在回顾去年学组工作时,特别强调了这一突出亮点。他指出,过去,各学会在肺功能检测指标及质控方面的要求存在差异,甚至国际间标准也未能统一,
上一页
1
...
22
23
24
25
26
...
330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杨汀教授、陈仁杰教授研究团队《CHEST》发文: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发现颗粒物短期暴露可增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
2024-11-10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年度进展:各种靶向药、免疫治疗药物、ADC药物的出现更新了肺癌的治疗模式
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