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解立新教授:呼吸治疗师从不到四百人力争万人目标……构筑呼吸治疗「智慧化平台」丨2024组长会谈(呼吸治疗)
「2022年,国家人社部首次颁布了中国大陆呼吸治疗师这一职业门类,标志着呼吸治疗师正式拥有了其专属的『职业身份』。」谈及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解立新教授至今仍难掩兴奋。「有了『身份证』,如何将它进一步发展成为医疗系统重要的职业岗位?」这是两年
李时悦教授:扎实推进呼吸介入技术的「普及、规范、提高、赶超」,设备研发展现出「中国速度」……丨2024组长会谈(介入呼吸病学)
李时悦教授首先谈道:「学组扎实推进呼吸介入技术的普及、规范、提高、赶超,这是一项基本任务。多年来,凭借深厚的专业积淀与贴近基层需求的课程设计,我们的培训内容不仅涵盖前沿技术,更侧重于夯实基础技能,精准对接基层实际需求,巡讲活动深受基层医院的
李为民教授:充分利用前沿技术建立国家的「大数据」,推动临床队列研究,提高少见疾病诊疗水平丨2024组长会谈(胸膜与纵隔疾病-筹)
「胸膜与纵隔疾病是临床常见问题,其诊断和治疗存在挑战,因此,学组自筹备以来即按照正式学组在部署推进。『筹』,只是一个名分,更关键是推动它的学术推广和交流……」李为民教授开门见山地向我们介绍了去年在呼吸分会的带领下学组重点开展的一系列工作。他
独家专访丨宋勇、周承志、周建娅教授:肺癌诊疗方面涌现出哪些新理念、新策略?助力患者长生存,呼吸科具有何种优势?
近年来,肺癌诊疗逐步进入精准化、个体化时代,随着肺癌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理念的不断更新,呼吸学科在肺癌诊疗中的优势逐渐凸显, 在肺癌全程管理中为延长患者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提供了大力支持,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不断做出贡献。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
王辉教授团队:通过机器学习整合呼吸道微生物组和宿主免疫应答以诊断呼吸道感染
近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陈宏斌副研究员(第一作者)、王辉教授(通讯作者)等在npj Biofilms and Microbiomes发表了题为《Integrating respiratory microbiome and host immun
在协和,我们将成长为青春最好的模样——2024年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学典礼纪实(视频)
一个月前,北京协和医学院2024年开学典礼举行,在今年8月正式启用的中国医学科学院新建北区,2981名满怀憧憬与梦想的协和新学子在骄阳下庄严宣誓,投身探索医学的未来征程。 自此,他们步入神圣的医学殿堂,多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协和人”。
慢阻肺病患者有望冲出“死亡螺旋”阴影,首个且唯一慢阻肺病靶向治疗药物达必妥®在华获批
2024年9月27日,赛诺菲宣布达必妥®(度普利尤单抗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用于血嗜酸性粒细胞升高且控制不佳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成年人患者*。慢阻肺病是一种危及生命的呼吸系统疾病,与糖尿病、高血压一样,是患病人群
诊知灼见丨发热、咳嗽,进行性气短,“大白肺”表现,危重型新冠肺炎患者的生命如何续航?
新冠肺炎的危重型患者,特别是具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群体,因其高病死率和治疗复杂性成为临床关注的焦点。本病例详细描述了一位既往有骨髓纤维化病史的新冠肺炎危重型患者的救治过程,治疗过程中面临着多系统器官衰竭的风险……整个诊疗过程旨在强调在面对此类
陈良安教授:未来的肺癌早期诊断应该是「多维组学」的全方位整合,我们已看到曙光和前景……丨2024组长会谈(肺癌)
讲到过去一年里肺癌学组在能力提升、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等各方面开展的工作,陈良安教授一开口便毫无停顿……在他看来,今年1月全面启动的「PCCM肺癌与肺结节能力提升专病项目」是件特别令人欣喜的大事,该项目在PCCM 1.0和2.0的基础上现已发
PCCM科规建-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驶入全面建设“快车道”!11项专病有哪些?
上一页
1
...
23
24
25
26
27
...
330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杨汀教授、陈仁杰教授研究团队《CHEST》发文: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发现颗粒物短期暴露可增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
2024-11-10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年度进展:各种靶向药、免疫治疗药物、ADC药物的出现更新了肺癌的治疗模式
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