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最新发布丨儿童流感诊疗及预防指南(2024医生版)
综合考虑证据质量、患儿/家长的偏好和价值观、干预措施等利弊后共拟定17条推荐意见及良好实践声明(good practice statement,GPS,基于非直接证据或专家意见或经验形成的声明)。
北京协和医院肖毅教授团队发表文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所致日间嗜睡——针对依从或不依从常规OSA治疗的患者使用促醒剂的间接疗效比较
我们经过全面的文献检索,最终纳入18项研究进行网状荟萃分析。分析评估了4种WPAs对Epworth嗜睡量表(ESS)和觉醒维持测试(MWT)的疗效。此外,我们也通过累积排序曲线下面积(SUCRA)评分对各药物的疗效进行排名,并进行亚组分析,
李燕明教授:突破以病原为中心,回归宿主看急性呼吸道感染——如何长程多维度评估、整合干预?
即便感染本身已结束,仍有部分患者可能持续出现症状,甚至面临死亡的风险。这种现象并非完全由病原体的特性决定,而更多取决于宿主的差异。因此,我们强调:“始于病原,终于宿主。”
“肺癌与间质性肺疾病”共病的临床诊治核心?治疗影响因素多、病死率高,如何慎重权衡收益和毒性?
肺癌与ILD共病可能影响患者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同时肺癌的治疗措施也会增加共病患者ILD急性进展的风险。早期肺癌与ILD共病患者若有手术指征,应根据肿瘤分期及肺功能,在MDT基础上决定手术方式及切除范围;若不适合手术,应权衡放疗获益及并发症
专家访谈丨陈子盛教授:约43.5%的新冠患者康复后会出现影像学异常?新冠相关间质性疾病的真相与诊疗思路
研究表明,约43.5%的新冠患者在康复后会出现影像学异常,如磨玻璃影、支气管扩张和纤维化等[1]。这些影像学表现不仅对患者身体健康构成威胁,也为临床治疗带来了挑战。尽管已有研究证实了糖皮质激素和抗纤维化药物在改善症状方面的潜在效果[2,3]
青年女性反复高热,全身关节疼痛,皮疹随发热出现,PET/CT见脾脏及骨髓代谢明显升高,何种真凶需要“排除性诊断”?
查白细胞、CRP、血沉明显升高,铁蛋白>2000ng/mL,同时合并贫血、转氨酶升高,自身抗体、RF、ANCA阴性;血培养及血mNGS阴性,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无效;PET/CT见脾脏及骨髓代谢明显升高,多处(左侧颈部及锁骨区、腹膜后及盆腔)淋
李时悦教授等:慢性气道疾病——呼吸介入新的主战场
介入呼吸病学作为现代呼吸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经历着时代变迁、技术革新和理念更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慢性气道疾病庞大的患病人群,治疗上未被满足、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巨大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呼吸介入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印发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操作规范(2024年版)的通知
为进一步规范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操作,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维护患者健康权益,国家卫生健康委组织制定了《成人体外膜肺氧合技术操作规范(2024年版)》
NEJM刊登麻省总医院病例:意识错乱、肾衰竭、肺实变,哪一个才是主要矛盾?从其居住环境发现了诊断线索
患者既往体健,但此次入院前6天出现乏力和肌痛。此次入院前4天,患者同事发现他有轻度意识错乱。入院当天,其意识错乱明显加重,并且有新发找词困难和言语混乱。急救中心接到电话,患者被送到MGH急诊科。
万钧教授:肺循环血流动力学在肺动脉高压评估中的临床应用,如何提升心脏功能诊断准确性?
右心导管数据分析只是病情分析的手段,虽然是金标准,但绝对不是唯一标准,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离开临床来谈论血流动力学,只能是空谈。我们必须紧密结合临床情况来解读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准确、更合理的临床决策,为患
上一页
1
...
8
9
10
11
12
...
25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杨汀教授、陈仁杰教授研究团队《CHEST》发文: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发现颗粒物短期暴露可增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
2024-11-10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发布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