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Lancet》子刊最新发文:徐金富/周脉耕/陈仁杰教授团队首次揭示空气污染物及环境温度与支气管扩张症患者死亡的相关性
该研究开创性地探究了空气污染物和环境温度与支气管扩张症(支扩)患者死亡之间的相关性,并发现短期暴露于空气污染物(PM2.5、PM2.5-10和O3)以及低温环境与支扩死亡风险的增加相关,提示支扩患者更应关注自身所处环境的空气质量及气温变化。
北京协和医院张力教授团队发表文章:免疫检查点肺炎和肺部感染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因子分析——病例对照研究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经过ICI治疗的 CIP(n = 13)、肺部感染 (n = 10) 和肿瘤进展 (n = 12) 患者的 BALF 上清液样本中的 34 种细胞因子水平和 T 细胞亚群。比较三组患者的细胞因子水平和T细胞亚群。
陈亚红教授团队与Steven K. Huang团队联合发表文章:不同严重程度成人哮喘T细胞DNA甲基组的差异
在不同气道炎症程度和哮喘严重程度的受试者中观察到显著的DNA甲基化差异。这些DNA甲基化差异被注释到富集在与哮喘或T细胞功能相关通路的基因上,包括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II类组装、T细胞激活、白细胞介素(IL)-1和IL-12相关
呼吸道样本培养示“念珠菌”不宜轻易使用抗真菌药物,如何判断其临床意义?
在临床工作中,抗真菌药物的过度使用并不罕见,尤其是当呼吸道样本培养为念珠菌时往往会带来“有没有临床意义”、“要不要增加抗真菌治疗”的困惑。今天我们将以呼吸道样本培养示念珠菌为题,进行知识分享,旨在宣传呼吸道样本培养示念珠菌时不宜轻易使用抗真
诊知灼见丨青少年患者呼吸困难、间断发热,初期治疗未缓解症状,明确支原体肺炎后,抗感染药物疗效、安全性如何平衡?
整个诊疗过程展现了在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鉴定和抗生素选择上的过程,提示我们在儿科临床中如何针对具有非典型临床表现的呼吸道感染进行有效诊断和治疗。
《Cell》子刊发表瞿介明教授、左为教授合作研究成果:开发肺前体细胞治疗支气管扩张症临床新策略
论文报道了自体肺前体细胞移植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1/2期临床研究结果及相关的细胞转录组特征分析,验证了该治疗手段的安全性和疗效。
中国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24年)
本指南在《常规肺功能检查基层指南(2018年)》的基础上,参考国内外肺功能、慢阻肺病、哮喘等指南,更新了常规肺功能检查的新进展,扩展了便携式肺功能仪的介绍,增加新的章节介绍动态肺功能监测相关内容,用于促进肺功能检查服务于临床。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下呼吸道感染治疗及预防指南(2024版)
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引起人类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原体。特别在婴幼儿及老年人等高危人群中,RSV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是住院的最常见原因之一,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了沉重负担。如何对该疾病进行规范治疗和预防日益受到医务工作者的重视,目前我国尚无
最新发布丨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4年版)
根据全球近年来的相关领域研究进展,更新现有的文献证据,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对指南进行修订和更新,形成了《抗结核药所致药物性肝损伤诊治指南(2024年版)》。本次指南更新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流行病学:ATB-DILI发生率全球呈
老年女性双肺弥漫性病变伴淋巴结肿大,入院1周反复高热,出现了何种罕见情况导致感染性疾病进展迅速?
患者女,77岁,退休科研人员,主因“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乏力3个月,加重伴淋巴结肿大1个月”于2022年11月24日入院。患者入院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开始出现呼吸困难,主要表现为活动后胸闷气短,伴有间断咳嗽咳痰,多为白黏痰,偶感乏力,上述症状
上一页
1
...
9
10
11
12
13
...
25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杨汀教授、陈仁杰教授研究团队《CHEST》发文: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发现颗粒物短期暴露可增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
2024-11-10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发布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