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呼吸的幸福
首页
头条
新冠
学术
会议
人文
呼吸学院
直播间
看呼吸
搜索
注册/登录
全部
指南与共识
前沿
病例
论文
40天原因不明反复发热,抗感染治疗无效,追查病因一度陷入绝境……面对复杂情况如何捋清诊疗思路,找到突破口?丨疑案探密(143)
发热待查是临床中常见的疾病之一,引起经典型发热待查的病因超过200种,但总体可归纳为4类:感染性疾病、肿瘤性疾病、非感染性炎症性疾病及其它疾病。发热待查的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本案例提醒我们,临床诊疗过程中应在发散临床思维的同时关注细节,
SYGMA1研究中国亚组数据公布:按需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轻度哮喘患者获益与全球一致
《中国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0年版)》强调[1],哮喘的治疗目标在于达到哮喘症状的良好控制,维持正常的活动水平,同时尽可能减少急性发作和死亡、肺功能不可逆损害和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的风险。SYGMA1研究中国亚组结果显示,按需使用BUD/F
陈良安教授:精准时代“肺外周病变”的临床解决方案、面临的困境与思考
由于射频、微波、冷冻、光动力等一系列治疗方法的问世,可以对外周病变进行局部治疗了。然而,这种局部治疗是否可以解决复发风险?因为外周病变往往是早癌,我们期望“治愈”,这是我们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柳叶刀》最新发表:未来25年内,全球可能会有超过3900万人死于抗微生物药物耐药菌感染;近年MRSA导致的死亡人数增幅最大
抗微生物药物是现代医疗的基石之一,而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不断增加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重大问题。《柳叶刀》(The Lancet)最新发表的一项研究首次就抗微生物药物耐药的长期趋势进行了全球性分析。研究发现,由抗微生物药物耐药导致的死亡人数将在未来
“肺炎”5个月不吸收,临床表现为何沉默而隐匿?病理给出重要提示,引导患者回忆“一锤定音”?
脂质性肺炎为非感染性疾病,不需要使用抗感染药物,关键的措施是识别和停止接触有害物质,对于无临床症状或轻症患者避免暴露后足以改善,不需要进一步治疗。对于病情较严重的患者,可尝试全身用糖皮质激素治疗,但目前对于激素治疗的临床获益尚存争议。对弥漫
诊知灼见丨咳嗽、咳痰10天,发热1周,高龄老年鹦鹉热衣原体肺炎患者,安全用药如何选择?
鹦鹉热衣原体(Chlamydia psittaci)是引起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 CAP)的非典型病原体之一。一位85岁的女性患者因咳嗽、咳痰10天和发热7天入院,症状产生原因不明,痰液N
ERS 2024我来了丨9日20点看直播!中国哮喘学者高端访谈:2型哮喘诊疗的中国现状与国际最新进展
在刚刚开幕的欧洲呼吸年会上,中国呼吸界的哮喘专家十分关注2型哮喘诊疗技术的国际前沿进展。为了国内临床医生更好地了解ERS视野下的2型哮喘前沿动态,9月9日20点-21点(北京时间),在奥地利维也纳的ERS大会现场,来自中国的专家们将进行一场
专家访谈丨蒋萍教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诊治面临诸多问题,如何看待其临床诊疗挑战与激素治疗的利弊?
社区获得性肺炎主要面临四大挑战,第一个挑战是疾病的快速判断。大部分门诊患者需要快速根据症状、体征和当前流行病学情况来判断病原体,虽然有血清抗体检测和病原学检测可以辅助诊断,但由于病原体的多样性和不同年龄段致病菌的差异,这些手段远远不够,因此
上线了!大咖授课、紧贴实践,PCCM规范化建设-肺癌与肺结节专病照护能力提升项目专项学习平台终于与大家见面
PCCM肺癌与肺结节照护能力提升项目以“全面提高肺癌与肺结节的健康促进、预防、诊断、控制、治疗、康复水平”为愿景,搭建了契合PCCM科医师的肺癌培训体系。因此,PCCM肺癌专项培训为呼吸科医生量身所打造的肺癌线上学习平台将于9月4日上线。该
瞿介明教授在在微生物学领域期刊发文,揭示基于临床鸟枪法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快速预测肺炎克雷伯菌抗生素耐药与敏感性
2024年8月,瞿介明教授在微生物学领域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ntimicrobial Agents》发表题名为“Rapid inference of antibiotic resistance and
上一页
1
...
15
16
17
18
19
...
251
下一页
热门推荐
杨汀教授、陈仁杰教授研究团队《CHEST》发文:一项全国性病例交叉研究发现颗粒物短期暴露可增加慢阻肺病急性加重风险
2024-11-10
最新发布丨肺结节诊治中国专家共识(2024年版)
2024-08-16
最新发布丨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
03-08
最新发布丨中华医学会肺癌临床诊疗指南(2024版)
2024-09-02
最新发布丨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21)
2022-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