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病房来了位张阿姨,72岁,有20多年哮喘史,被女儿扶着进来时她裹着薄毯子还直喘息,而导致这次加重的罪魁祸首是空调。那天特别热,张阿姨本想开会儿空调降降温,结果才吹了半小时,就喘得连说话都费劲。”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疾病诊疗中心的肖一珍护士长坦言:“作为护士长,我太懂他们这种‘过山车式’的难受了。夏天的高温和空调的冷气反差太大,尤其呼吸慢病人群的呼吸道本就脆弱,被这么一折腾,分分钟就要‘罢工’。借着张阿姨的例子,想跟大家好好讲讲高温天呼吸慢病人群怎么避开这些坑。”
吹空调不到10分钟就喉咙发紧
“张阿姨的故事特别典型。起因是那天她在家擦桌子,出了身汗,看客厅温度计到了38℃,没想太多,转身就把空调调到24℃。刚开始觉得凉快舒服,可还不到10分钟后她就感觉喉咙发紧,又过几分钟后喉咙发痒开始咳嗽,30分钟后直接喘不上气,被家人紧急送医……”
肖护士长告诉我们,大多数在炎热夏季因使用空调导致呼吸疾病加重来医院的,平时基础疾病其实控制得都还行,因此才更容易疏忽大意,其实这是典型的“空调型急性加重”,高温天出汗多,毛孔张开,突然遇冷,气道就像被激了一下立刻收缩痉挛,再加上空调房干燥、空气不流通,细菌病毒也趁机钻空子。
“很多患者问我:‘不就是吹空调吗?咋就这么严重?’其实关键就在‘过山车’这三个字——温度忽高忽低,呼吸道根本来不及适应。咱们的身体有个体温调节中枢,就像家里的空调遥控器。当室外热、室内冷,这个遥控器就得不停切换模式,一会儿让血管扩张散热,一会儿让血管收缩保暖。气道也跟着忙乱,刚才还舒张着喘气,突然又要收缩御寒,一来二去就累垮了。更要命的是,这种温差会让血液里的氧气和二氧化碳‘乱套’。”
“张阿姨刚进空调房时,外周血管收缩,血液都往心脏、大脑跑,肺部血流减少,氧气进不了血;等她觉得冷,血管又扩张,血液涌回肺部,可这时候气道已经痉挛,氧气还是进不去,这就是‘低氧血症’,严重了会缺氧、甚至昏迷。”
呼吸慢病人群小心高温天“三重劫”
“我为啥要用‘劫’来形容,就是因为张阿姨的情况不是个例。几乎每年夏天我们都会遇到类似的呼吸慢病急性加重的患者,他们的问题主要都出在高温天遭遇空调房里的‘三重劫’。”
肖护士长耐心地为我们讲述:
第一劫是冷热如同“过山车”,气道扛不住。咱们的气道就像一根敏感的管子,遇热会软乎乎地扩张,遇冷会立刻缩成细管子。比如夏天室外38℃以上,室内只有23℃,温差15℃,人如果进出室内外环境太快,这根管子就会反复收缩、扩张,像被人来回捏扁,痰液排不出来,氧气进不去,呼吸就开始费劲。
第二劫是干燥“脱水”,黏膜变脆弱。空调机制冷的同时,有的人还喜欢设定为除湿模式,殊不知在低温和干燥的环境里,呼吸道的那层保护罩“黏膜”会变得脆弱,这时候哪怕一点灰尘、细菌都能轻易“钻”进去,导致感染。
“我有位老患者朋友李大叔,去年夏天图凉快,空调开到18℃还直吹,结果咳了半个月,痰里带血丝。一查,就是干燥导致气道黏膜破损出血。”肖护士长说。
第三劫就是空调里的病菌危机。因为空调滤网是空调最脏的地方,滤网上沾着灰尘、有害微生物等,这些脏东西被冷风吹出来,对正常人也许是“小打小闹”,打两个喷嚏就过去了,可是对哮喘、慢阻肺病这样的呼吸慢病患者来说,简直就如同生化武器,可能立刻引发炎症,导致疾病的急性加重。患者张阿姨就是这种情况。
护士长的“温控时间表”
“到底怎么科学用空调?我给呼吸慢病人群总结了一套‘温控时间表’,都是我们平时管理病人时反复验证过的实用招。”
早晨:先“唤醒”呼吸道再开空调
6:30-7:00 别急着关窗户!先开窗通风10分钟,让室内外空气对流,把夜间积攒的二氧化碳、有害物质都排出去。
7:00-8:00 喝杯温水(加片柠檬更好),润润喉咙。这时候可以做个简单的呼吸操,用鼻子吸气4秒,屏气5秒,再用嘴慢呼6秒以上,重复5次。
中午:空调27℃+风向有讲究
11:00-14:00 是一天中最热的时候,但开空调别贪凉!温度设27℃最合适(比室外低7-9℃),风口朝上吹(冷气下沉,不会直吹头顶)。
记得把窗户留条缝(5-10厘米),每小时通10分钟风,避免空气“闷”出细菌。
傍晚:出门前“过渡”一下
17:00-19:00 室外温度稍降,但别急着关空调!先把温度调到28-29℃,让身体慢慢适应室外热度,再出门。
回家后别立刻冲冷水澡、喝冰水,先用干毛巾擦擦汗,等10分钟再开空调,突然降温最容易诱发气道痉挛。
晚上:睡眠模式+侧卧防呛咳
22:00-6:00 睡觉前把空调调到“睡眠模式”(温度会慢慢升1-2℃),避免后半夜温度太低。
侧卧位睡觉(左边或右边),能减少舌根后坠,呼吸更顺畅。如果容易打鼾,可以在背后塞个枕头,保持上半身稍微抬高。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专家简介
肖一珍
广西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疾病诊疗中心护士长、主任护师,中华护理学会呼吸慢病管理专职护士、肺康复护理护士,中华护理学会第28界呼吸护理专业委员会专家库成员,广东省护士协会第二界呼吸疾病护士分会副会长,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呼吸康复病康复基层分会委员,江西省整合医学会呼吸慢病管理与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第一届肺康复护理联盟委员,广西内科专委会委员,玉林市护理学会内科护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