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四口全被感染!又一病毒提前流行?与流感同步高发,延误治疗或成哮喘
来源: 看呼吸 14 小时前

呼吸道合胞病毒‘殃及’一家四口”的帖子,您刷到了吗?



有不少宝妈说自己家也是差不多的情况,孩子感染、全家中招



除了威力不可小觑,还有媒体称,今年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期有比较明显的提前!



眼看这波病毒来势汹汹,很多家长心里有一连串实际问题冒了出来:


怎么判断孩子感染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

出现哪些症状必须赶紧送医?

孩子感染后痰液咳不出来怎么办?

如何避免全家“沦陷”?

……


咳的厉害就是中招了?抓住送医关键时机,以免发展成重症!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微生物与感染实验室的鲁炳怀教授曾指出,5岁以下的儿童,特别是2岁以内的小宝宝,非常容易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这个病毒是引起婴幼儿急性细支气管炎和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体。


翻看不少宝妈的留言,大家普遍反映,孩子感染后最让人揪心的就是咳嗽。但其实,症状远不止这一种。



鲁教授提醒我们,一般来说,孩子感染呼吸道合胞病毒后,早期症状和普通感冒很像,比如咳嗽、流鼻涕、鼻塞、低烧等。多数情况下,通过适当的护理和对症治疗,一两周就能慢慢康复。


不过,也有一些宝宝需要特别留意,比如早产儿、出生不到三个月的小婴儿,或者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慢性肺病以及免疫功能较弱的孩子。这些宝宝一旦感染,可能出现严重的呼吸系统并发症,甚至发展成重症。


即便孩子不属于高风险群体,家长也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宝宝出现喘息、呼吸急促、剧烈咳嗽,甚至呼吸困难、呼吸暂停等表现,一定要及时就医。这些可能是下呼吸道感染的信号,拖延治疗有可能发展成毛细支气管炎或间质性肺炎,千万不能大意。


孩子痰液咳不出、疗效打折扣?不妨试试实用有趣的小妙招


还有家长反映,孩子痰很多、咳到肚子疼都咳不出来,这是为什么呢?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容易引起毛细支气管的充血、水肿,同时黏液分泌也会变多,从而引发毛细支气管炎。这就像把通道给堵住了,痰液在细小的支气管里排不出去,孩子就会感到喘不上气、呼吸困难。如果感染比较严重或是反复发作,甚至可能诱发支气管哮喘


重症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治疗中,排痰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痰液顺利排出病情才会好转,如果痰一直堵在里面,即使用再好的药,效果也会打折扣。


那年龄小的宝宝还不会自己咳痰,家长可以怎么做呢?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小儿呼吸科的李威医生推荐了一个实用又有趣的方法——“吹气球”。这个方法不仅能锻炼肺活量,还能在呼气时通过气球的阻力,帮助撑开细小气道,促进肺泡里的痰液排出,同时调节呼吸节奏、改善缺氧状况。

除了吹气球,像吹纸条、吹风车、吹乒乓球甚至是对着吸管吹水瓶,都能起到类似的作用,原理都是利用呼气时的阻力帮助排痰,孩子也更愿意配合。


李医生特别提醒,吹气球也要注意方法,教孩子用鼻子匀速、缓慢地深吸一口气,这时肚子要鼓起来,胸部尽量放松;然后,再匀速、缓慢地对着气球吹气,尽量别鼓腮帮子,肚子也要慢慢收回去。如果孩子年龄小、不太理解,家长可以多做示范,带着他们一起练习,慢慢就能掌握了。


孩子及其家人应该如何预防?


同济大学附属肺科医院副主任医师陆海雯讲过,呼吸道合胞病毒的传播方式与新冠、甲流相同,主要是呼吸道传播。当一个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病毒就会借助飞沫或者气溶胶散播到空气中,传染给周围的人。


除此之外,它还有一个常见的传播途径,也即是接触传播。如果孩子的手摸到了带有病毒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物品,再不经意地去揉眼睛、摸口鼻,病毒就可能通过眼黏膜、鼻咽黏膜进入身体。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一个孩子感染后,常常容易“殃及”全家。



目前还没有针对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所以日常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陆海雯医生建议家长们教会孩子在咳嗽或是打喷嚏时,用手肘、衣袖或纸巾挡住口鼻,用过的纸巾不要乱丢,并且要勤洗手,尽量不去人员密集的场所,特别是小朋友扎堆的地方,比如游乐场、早教班等。


如果家里已经有孩子感染,照顾者接触患儿前后务必要认真洗手或用消毒液消毒。最好避免由同一个人同时照顾生病的孩子和家里其他健康的成员,这样可以有效减少交叉感染。虽然并不强制要求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的患儿必须居家隔离,但还是建议生病的孩子和其看护人尽量减少与他人接触,特别是不要近距离接触其他小宝宝和老年人,因为他们抵抗力相对较弱,一旦被感染,风险更高。



扫码添加小助手,加入患者群交流





本文完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排版:张彦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24
以上为医学科普内容,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